走向「活態」的親子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走向「活態」的親子閱讀

「當我們問起家長,你認為閱讀對於孩子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他們會給出層出不窮、五花八門的理由。

有的認為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進入想像的世界讓孩子無比開心、欲罷不能;有的提及閱讀在傳遞知識方面那不可比擬的優勢和價值,好比為孩子們打開了認識世界的一扇窗戶;還有的更看重閱讀作為人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比如閱讀中的認知力、觀察力、理解力、分析力、表達力、想像力……而識字,僅僅是非常次要的一個副產品。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在他的《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在他3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用了各種手段來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結果得出一條結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孩子的閱讀範圍,特別是對於那些所謂的後進生。

書中舉例,他曾經教過一位叫費佳的學生,他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算術應用題和乘法表。

蘇霍姆林斯基斷定,「這孩子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他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於作為條件的依據的那些事物和現象的表象:當他的思想剛剛要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卻忘記了前一件事物。

」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給這類孩子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

習題集裡約有200道應用題,主要是從民間故事搜集來的。

其中的每一道題就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

它們絕大多數並不需要進行算術運算;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求開動腦筋思考。

他還為費佳搜集了一套專門供他閱讀的書籍,大約有100本書和小冊子。

到了五年級,費佳的成績就趕上來了。

到六年級還對物理產生了興趣。

七年級畢業後,他進了中等技術學校,後來成為了一名高度熟練的工具機調整技師。

蘇霍姆林斯基用鮮活的案例告訴我們,孩子如果學習遇到困難,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們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

因為孩子思考得越多,其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就越多,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

閱讀如此重要,閱讀的價值和意義毋庸多言,但其作用對於每一個人卻不盡相同。

所以,閱讀還存在效率的問題。

同樣是閱讀,有的孩子閱讀興趣濃厚,閱讀習慣持久而深遠,閱讀量與日俱增,閱讀材料的涉及範圍廣泛,閱讀的思考深入而有創見等,都體現齣兒童閱讀的差異性。

在兒童閱讀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不僅僅是學校、教師,更大的重任在父母身上,即親子閱讀。

兒童閱讀從幼年的家庭閱讀、親子共讀之初,就應體現閱讀的品質,引導孩子走向「活態」的閱讀。

「活態」本身是一個化學上的術語,意為「可鈍化金屬未形成鈍態前或已鈍化的金屬表面由於電位降低而喪失鈍態後所發生的活性溶解狀態;也指非鈍化金屬的自然活性溶解狀態。

」文化學、社會學、民族學領域有所謂的「活態文化」、「活態傳承」、「活態保護」等概念,主要強調文化的活躍度、生動性和生命力。

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靜態的博物館式的保護,而是在生產生活中傳承和保護的一種方式。

具體到閱讀,特別是親子閱讀,借用「活態」這個詞,指的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對話式的、能產生閱讀遷移、勾連閱讀經驗與生活經驗的閱讀狀態,它有別於靜態的、個人化的、相對孤立的閱讀。

具體到操作層面,如何實現「活態」的親子閱讀呢? 」 第一,在閱讀中找回童年。

從自身出發,做一位愛閱讀的家長。

讀書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

家長只要給孩子推薦書、買書,扔給孩子在一邊讓他(她)自己讀就萬事大吉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而認為孩子的書是小兒科,大人讀孩子的書太低級,也是片面的。

以繪本為例,家長普遍認為其圖畫多、文字少,對於成人來說沒有太大的閱讀價值。

這其實是對繪本缺乏了解和視野狹窄而產生的誤解。

美國繪本作家莫里斯•桑達克是一位有著卓越的成就繪本大師,他是美國第一個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被稱為是「童畫界的畢卡索」「繪本創始以來最偉大的創作者」,而且他8次獲得美國繪本最高獎——凱迪克獎。

他有一本很特別的繪本《在那遙遠的地方》,從畫面到文字,複雜又晦澀難懂,被譽為是「迷一般的書」「挑戰所有人閱讀智慧的一本書」。

它從故事的主題意蘊,繪畫的風格,細節的隱喻暗示以及作家創作的背景,都有豐富的闡釋性。

還有像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失落的一角》、伊芙•邦亭的《開往遠方的列車》、《小魯的池塘》,甚至是像李歐•李奧尼的《魚就是魚》、《鱷魚哥尼流》等作品,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耐人尋味。

所以,孩子的書遠不是成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家長需要明確一個認識,和孩子共同閱讀的時光,是成人找回童年、重溫童年、彌補和提升自我認識的絕佳機會;也是父母和孩子親子交流的寶貴時光。

在這個過程中,不但讓孩子覺得閱讀是溫馨的、有趣的,也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這是「活態」的親子閱讀形成的前提和基礎。

其二,在閱讀中營造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意在闡述環境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以美國行為主義者華生為代表的西方學者也提出環境決定論,認為兒童是被動的個體,其成長由所處的環境決定。

兒童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教育者負有很大的責任。

英國文學大師艾登•錢伯斯,除了為孩子創作小說,還致力於兒童閱讀的推廣。

《打造閱讀的環境》是其代表性著述。

在書中,他提到:「對於剛開始學習閱讀的孩子而言,我們能幫助他們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循著孩子在閱讀循環中的進展,隨時肯定他們完成的每一個步驟。

孩子能去注意書架上的藏書,是一個步驟;能在架上選出一本他想讀的書,是另一個步驟;決定手上的書正是他想看的書,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個步驟;終於,他打算坐下來好好閱讀這一本書了,這也是一個步驟。

」「閱讀還需要一個能讓人專心而不被打擾的場所……在家裡,我們可以提供給自己一個最舒適的閱讀環境。

」當然,閱讀的場所並不僅局限於家裡,圖書館、空氣清新安靜的戶外,都是明智的選擇。

安靜、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的營造是形成「活態」親子閱讀的條件和保障。

其三,在閱讀中平等對話。

親子共讀不是簡單地「我讀你聽」,需要在閱讀基礎上展開有效的互動與交流。

只要孩子具備了語言表達的基本能力,就可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和孩子們就書的主題、內容、細節、人物、畫面、語言,進行交流對話。

這種交流對話不是父母以家長權威的方法考孩子:「你說說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長此以往,恰恰會影響孩子閱讀的愉快體驗,削弱對閱讀的興趣。

聰明的家長一般會針對書中的一些小細節與孩子展開討論。

例如,在陪伴3-8歲的兒童閱讀法國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時,可以針對書的圖畫、文字或是故事的情節引導孩子思考,「你發現沒有,卡梅利多的眼睛青了一圈」、「他為什麼要和小胖墩打架呢」、「貝利奧真有趣,他居然怎麼著了……」,等等。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並不是無所不知的先知,睿智的家長能學會用孩子的眼光、視角、心理去品讀作品,觀察書中的點滴細節,從而與孩子形成有內容的、平等的,甚至可能是有深度的,令人驚喜的交流與對話。

在對話和討論的過程中,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就得到了發展。

進而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傾聽、觀察、思考、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錢伯斯也談到了親子閱讀中的閱讀交流問題。

「有兩種回應對幫助孩子成為一位思考型的讀者非常重要。

第一種回應是在讀完一本喜歡的書之後,期待能再經歷相同閱讀樂趣。

這種感覺會驅使我們想重讀這本書,或是想去看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主題的更多作品,甚至,就只是單純地想再閱讀其他書籍;第二種回應則是在讀完一本喜歡的書之後,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談論自己的閱讀心得。

」 掌握孩子的閱讀心理、學會從孩子的視角去審視作品、體驗作品,提出能引發討論的話題或者引起進一步觀察和思考的細節,從而形成家長與孩子的雙向互動,是「活態」的親子閱讀形成的核心。

其四,在閱讀中聯通世界。

父母在陪伴閱讀過程中,除了注重和孩子交流溝通之外,還要適當將閱讀內容加以拓展,能把這本書中的內容和那本書發生聯繫,將書中涉及的內容細節和孩子日常生活的場景細節發生聯繫,真正做到由此及彼,觸類旁通。

讀書不是孤立的,有效的閱讀是把書讀「活」。

孩子有很強的聯想力和想像力,思維往往是天馬行空的,零散而游離的。

抓住孩子這個思維特點,善於在閱讀中進行發散、聯想、類比、對比……例如,在閱讀「不一樣的卡梅拉」之《我要找回太陽》中有一個情節是說,公雞皮迪克在多日叫醒太陽無果的情況下,最後運用了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來叫醒太陽,包括日語、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

這個時候,除了繪聲繪色地為孩子演繹這些語言的叫聲之外,還可以引導讀過「喬治和瑪莎」系列的孩子聯繫思考,是不是在喬治和瑪莎的故事裡,瑪莎也學過法語,喬治還向瑪莎請教「我可以吻你嗎」用法語怎麼說,之類的話。

就可以將讀一本書變成讀兩本書,由一本書的某一個場景、細節,遷移到了另一本書。

在這種遷移過程中,孩子就在進行比較、選擇,進而加強了記憶,發展思維。

將閱讀遷移到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比如,陪學前階段的孩子讀日本繪本作家五味太郎的《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時,如果孩子之前有補牙的經歷那當然再好不過,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說:「你看鱷魚要去見牙醫,他多害怕啊!對了,你前幾天進牙醫診室的時候也害怕嗎?」孩子可能就會說「害怕」或者「不害怕」。

說「害怕」就可以引導他們領會鱷魚的心情,做到有同理之心,感同身受;說「不害怕」就可以和孩子聊聊為什麼不害怕,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況之類。

由閱讀遷移到對生活經驗的理解和表達,這本身就把閱讀的外延擴大了。

反過來,父母在生活中多多捕捉細節,由這些細節引導孩子回憶閱讀經驗,打通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真正幫助孩子在生活中運用閱讀所得,並適時地給予鼓勵。

做有心的父母,陪孩子閱讀,陪孩子玩耍,細心用心地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運用智慧引導孩子進入「活態」的、有效的閱讀。

例如,帶孩子看完了電影《瘋狂原始人》後再一起讀讀英國作家艾米麗•格雷維特的繪本《小野人》,一定會非常有趣。

同樣的穴居人,同樣權威式的父母,同樣躁動不安的小心靈,同樣關於出走和探險的故事。

當然,作為一本兒童繪本,《小野人》遠沒有電影情節離奇曲折,卻以孩子更喜聞樂見的輕鬆方式,帶來無窮的樂趣與想像空間。

再比如,讀了《14隻老鼠搗年糕》和《雲朵麵包》之後,真的可以按照書上介紹的方法做出好吃的年糕和麵包。

這些無疑都是對「把書讀活」、展開「活態」親子閱讀最忠實的踐行。

兒童需要閱讀,家庭需要親子共讀,通過不斷的閱讀實踐,相信孩子能夠在家長的引導下,走向更有效、更廣泛、更靈動、更豐滿的「活態」閱讀體驗之中。

本文發表於《中國教師》2016年07上半月刊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部分圖片和音頻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