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對待孩子「自作主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自作主張」

今天給孩子們講了《自作主張》的成語故事,延展下來呀,我們和各位家長一起來探討一下「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自作主張」:

1孩子3歲後的變化

有的家長感到孩子到了3歲以後啊,就不那麼聽話了。

你讓他幹什麼,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幹的,他偏又按著自己的「主意」去干。

這時他常表規為任性、頂嘴、反抗,甚至出走,這是兒童心理迅速成長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心理也在逐漸的發育成熟,他們從對父母的依賴到日趨獨立,這個過程要經過較長的時間,還要反反覆復,交替出現。

這時兒童往往處在不平衡的狀態中,行為表現比較混亂。

他有獨立的想法,但畢竟沒有經驗,又不願附和客觀環境,因此,往往違抗大人的命令,去干他們實際上不會做的事情。

對於這樣的孩於,父母既要管,又不能管得太多。

對待「反抗期」的兒童,下面提出幾點意見,做父母的僅供參考:

2父母該如何去做?

(1).愛幹活是好現象。

家長幫助他們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千萬不要挫傷他們的自尊心,不要罵他們「逞能」。

(2).用轉移法引導他們去干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去幹些自己幹不了的事情,這時候應該引導他去干自己能幹的事,同時還應該對他講清他幹不了的道理。

(3).父母、爺爺、奶奶教育的態度要一致。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前後要一致,不要一會兒愛個不夠,一會兒又打又罵,這樣會使反抗期表現加重、延長。

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態度要一致,在某件事上,父母批評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千萬不要拉過來護著,或者馬上去批評父母。

這樣容易造成孩子無所適從,甚至產生陰奉陽違的不良效果。

親愛的各位家長朋友,以上的一些小辦法,希望對各位家長起到一點點的小作用,那今天我們就到這裡了,明天不見不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警惕「貼標籤效應」,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

孩子要低聲教育,家長你做到了嗎?

何為低聲教育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聲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說服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