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歲,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看見一個寶寶衝著一位年紀很大的女人叫「媽媽」,我有點兒好奇,是不是網上那種很大年紀還要二胎的人。

我和我媽經常一起接孩子,慢慢與這位阿姨熟識了,原來她不是寶寶的「媽媽」,而是他的奶奶。

這個寶寶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他媽媽走了,爸爸工作特別忙,寶寶最親最親的人,就是奶奶。

阿姨在聊起孫子的時候,經常哽咽,說寶寶其實已經知道他和別的小朋友不同了,他沒有媽媽來接,他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叫聲「媽媽」。

這讓我必須畫這集漫畫,因為我的心裡很痛...

我的一位朋友,在女兒很小的時候離的婚,我清楚的記得這個小姑娘奶聲奶氣的指著一家三口指認:「媽媽、叔叔、寶寶」,那時她剛剛學會說話。

我說那是媽媽、爸爸和寶寶,小姑娘一臉茫然,她的媽媽說,這孩子從小沒叫過「爸爸」,不知道「爸爸」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叫「叔叔」。

幾年以後,我的這位朋友又結了婚,生了一個女兒,就把大女兒送到了寄宿學校,她給了她最好的物質生活,上最好的學校,小小孩兒每件衣服都是上千塊錢,但當我們再次相聚,一起吃飯的時候,我看到這個小姑娘已經變得冷漠,不愛說話,只顧低頭看手機了。

我親眼見到的一個三歲的孩子,爸爸媽媽離婚,他跟著媽媽在姥姥家過,媽媽工作忙,姥姥姥爺於是給了他莫大的寵愛來彌補沒有爸爸的缺失。

然後很明顯的,他在家裡活潑開朗聰明好動,在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就顯出了膽怯和委曲求全。

大哥哥搶了他的球,邊上的孩子就敢去追要,而他就默默地順從了。

這也許是他的性格使然,但也絕對與家庭變化有一些關係。

每一個離婚的家庭,都會經歷爭吵、冷暴力或者更激烈的戰爭而走向結束。

我們總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但不論多小,他們都會清清楚楚知道這個家沒有了,爸爸,或者媽媽,要離開,這是多麼大的恐慌,多麼殘忍的過早的成熟,他們學會察言觀色,練就了一身保護自己的本事。

我們都以為給ta更好的物質生活,或者給ta更多的愛,ta照樣能幸福,但當我們看到一些相親節目,一旦某個年輕人說自己來自單親家庭,人們就立馬給ta貼了標籤,ta一定性格不夠好,ta一定有什麼缺陷...

我們不可否認,人們的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單親家庭,或多或少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如果不得不到了離婚的地步,請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離婚後也能經常陪伴孩子,與前妻(前夫)友善見面,克制火氣,不要阻攔孩子與父親(母親)見面,不要對孩子抱怨說對方壞話,反而要尊重對方,正確和孩子解釋離婚的現實,最大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心好痛,可憐天下單親的孩子們....不得不堅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