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教育,讓他們包攬了一半的諾貝爾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德國的教育成果碩果纍纍: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徳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

也就是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這是為什麼呢?

德國孩子的獨立,從搖籃時期就開始培養。

德國孩子不僅很小就要學會獨自睡覺,到了一定年齡還要分擔家務,這不是家長的要求,而是法律規定的,如「孩子在六歲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務;六至八歲,偶爾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買東西;十至十四歲,要剪草坪、洗碗、掃地及給全家人擦鞋;十四歲以後等等」。

父母讓孩子通過做家務,從小就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最終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強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做家務既可以鍛鍊身體,培養動手能力,又可以從父母那裡獲得零用錢。

相比之下,我國的許多家庭,父母過度保護與照顧的教養方式,造成了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中國有句古話「薄技養身」,讓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勞動技能德國倒是走在了前面。

有規矩的孩子更優秀。

德國媽媽愛和孩子制定規則,定了就要堅持下去。

不按照規則,就得承擔責任。

譬如在德國,孩子們不僅要按時睡覺,還要按時起床,一般早上6點就要起床,最晚不得超過7點。

這個時候,孩子們就像「鬧鐘」一樣起床,如果沒起床就會被叫醒,同樣也要受到懲罰。

所以在德國,基本上看不到14歲以上的孩子賴床,除非孩子生病,不得不臥床休息。

當然,也看不到這些孩子下半夜還在玩遊戲或看電視。

如果孩子破壞了規則,就必須接受懲罰,這樣下次他就不敢輕視規則了。

不貶低孩子,不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其他孩子的長處比。

德國媽媽也喜歡聊孩子,不過她們和國內的媽媽不一樣,不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而是鼓勵自己的孩子向他人學習。

德國孩子的自信,都是被父母真誠地夸出來的。

孩子的優點,她們當眾讚賞,對於孩子的缺點,父母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檢討和引導,讓其加以改正。

德國人注重言傳身教,譬如不闖紅燈和守時,父母榜樣的力量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德國,如果你隨地亂扔垃圾或者在沒有停車標誌的地方停車,馬上就會有人過來阻止你,並給你講明一套遵守社會公德、為下一代做好榜樣的道理。

還記得那條德國地鐵上人手一本書的新聞嗎?雖然德國不提倡過早地給孩子灌輸太多的知識,但他們會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因為他們覺得,閱讀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

送書給剛出生的孩子是德國一個古老的習俗。

立體書讓孩子對書中描繪的東西認識更生動,塑料書可以放進浴缸里,布做的書可以讓孩子隨意揉搓、不容易撕碎。

德國人認為:幼年時讓孩子看書,並不是期望孩子能學習多少知識,而是希望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長大後能博覽群書。

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閱讀,就很難博採眾長、博古通今,也很難有獨特見解,遇事總是人云亦云。

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性,因為他沒有獨立的人格。

反觀我們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經典名著層出不窮,愛閱讀會思考的孩子卻越來越少,公共場所人手一機,與德國人的愛看書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德國,認真傾聽孩子說話,是一種尊重孩子的表現,孩子跟你說話,不要不耐煩地打斷,而是安靜聽完,再提出建議。

對孩子說話時,通常要半蹲下來,眼睛互相對視,而不是站著或者躺著。

晚餐是親子交流的最佳時候,不妨把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彼此聽,以增進感情。

傾聽本身就是一種賞識,即使你沒有給予對方什麼指點或幫助,但有了傾聽,你便在心靈上給予了他十分豐厚的精神支持與幫助。

傾聽時,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耐心傾聽,多給孩子幾分鐘,孩子就能從家長那裡學會尊重,才能不斷發展,超越自我。

在德國,助人為樂蔚然成風,這是家長們對孩子進行「憐弱教育」的結果

家長們定期帶著孩子到養老院、貧民區等地去,鼓勵孩子們為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為生活相對貧困的人們購買禮物等,以此來引導孩子們關注弱勢群體、幫助弱小生命。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德國父母會在聖誕節給孩子們「記帳本」,核對孩子一年的消費情況,如果孩子一年的消費超出規定的核度,超出的這部分錢就會從壓歲錢里扣除。

從小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教會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縱觀德國父母的教育觀,許多是中國父母知道並在照著做的,只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真正做到位的很少,假以時日,當這些優秀的教育理念在中國家喻戶曉,成為一種習慣,相信我們也會有更多優秀的孩子融入社會,走向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