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咬指甲可不是什麼好現象,媽媽們可要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一大早有寶媽說:「方舟寶寶,我是你忠粉但是頭一次留言。

我也是最近才發現我女兒的手指甲都被她啃禿了,簡直不忍直視。

她從小就愛吃手,我也常說她,但那天看到好端端的指甲都被啃的只剩一點了,真不明白她這是為什麼?還是有什麼問題?」

咬指甲其實並非小孩子的專利,很多成年人也有這個壞習慣,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問題不大,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咬指甲(nailbitting)是指兒童反覆出現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為。

有的也可表現為咬腳趾甲。

常見於10~18歲兒童,但也可早至3、4歲發病。

國外報導大約50%的兒童在某一時期會出現這種行為,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衝下降。

1

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咬指甲呢?

孩子習慣咬指甲大概處於一下三個原因

1、缺乏安全感

這是咬指甲最主要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咬指甲的原因同吸吮手指一樣,往往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或者環境的改變等,比如孩子入托、入園時因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而緊張,就容易誘發此症。

就像大人們在情緒不佳、緊張不安時,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傾訴、寫日記等方式讓自己的緊張心情得以緩解。

然而孩子由於無法用語言來正確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一些孩子便會在心理不安、不滿或緊張時,通過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等性格特點的孩子容易患此症。

當父母或老師發現孩子咬手指甲時,不要馬上斥責或批評孩子,否則會使得孩子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很可能使孩子的咬指甲的現象更加嚴重。

2、好奇模仿

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咬指甲,或是看到爸爸、爺爺們抽菸很有可能會去模仿這種行為。

3、缺鋅

咬指甲只是缺鋅的一種表現。

如果寶寶還伴有以下症狀,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診斷治療:

厭食;

生長發育落後;

青春期性發育遲緩;

異食癖;

易感染;

皮膚黏膜症狀;

胎兒生長發育落後,多發畸形,免疫力低下。

2

咬指甲的危害

孩子表現為反覆咬指甲。

輕者僅啃咬指甲,嚴重者可將每個指甲咬壞,甚至咬壞指甲周圍的皮膚,少數小兒還咬腳趾甲,反覆咬指甲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

部分兒童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

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症候。

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但卻可能是妨礙人學習和工作的自卑感、敵對感、或個人內心的某種別的情緒狀態的表現。

3

如何糾正孩子咬指甲

1、當孩子咬指甲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如緊張、抑鬱等。

對於經常咬指甲的孩子,家長不要過多的訓孩子,以免孩子再次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

2、糾正孩子咬指甲可以採用心理和行為兩種方法矯法。

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心理,消除緊張的因素,讓孩子多參加社交活動,或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指甲要經常修剪,對大孩子可以講道理,讓他們知道咬指甲的危害。

3、要糾正孩子的這個壞習慣需要過程,孩子年齡小比較好改正,家長發現孩子咬指甲時要儘早糾正。

不要大聲訓斥或打孩子,更不要強行把孩子的手從嘴邊拿開,這樣做會加重孩子咬指甲的行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糾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有一個過程,年齡越小,越好糾正,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時就要儘早矯治。

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千萬不可體罰,不可大聲訓斥,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邊拉開,這樣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咬指甲是缺微量元素?還可能是心理問題

寶貝剛出生時小小的、軟軟的,家長們盼著寶寶快快長大,可以自己翻身、爬行、走路,可以咿咿呀呀、模仿學語、言語交流,可是孩子長大了會跑、會說了,各種各樣的寶貝狀況會頻頻出現,比如寶貝「啃指甲」一事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