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必看!謹防夏季常見兒童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氣溫節節高升,夏季高發病也頻頻爆發。

此時,媽媽們一定要多多注意,守護好寶寶的健康,讓他遠離醫院,過個舒服的炎夏。

以下這4種夏季高發病,媽媽一定要警惕。

△上呼吸道感染

夏天的氣溫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易滋生細菌。

如今,很多家庭習慣開空調,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

常久待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空氣不流通,於是各種呼吸道病毒便滯留在房間內,很可能會趁機騷擾寶寶。

注意事項:空調溫度不宜過低,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最好保證他每天有1—2h的戶外活動時間。

若家中有人感冒,應儘量避免和寶寶親密接觸,以免將病毒傳染給他。

另外,平日最好少帶孩子去人多、空氣不好的公共場所。

△腸胃不適

在夏天,受氣溫影響孩子的消化系統會出現消化酶分泌減少、胃腸動力降低的情況,易引起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據統計,兒童感染性腹瀉約有七成發生在夏天,比如痢疾。

注意事項:孩子夏天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嬰兒建議進行母乳餵養,避免在此時斷奶。

若是人工餵養的話,那應多注意水源清潔、飲食衛生。

△乙型腦炎

此症主要通過蚊子傳播,九成發生在7、8、9月這3個月,2—7歲的兒童更易患病。

一旦寶寶生病,起病很急,體溫在1—2天可升至39—40℃,同時伴有頭疼、噁心、嘔吐等症狀,可能還會有嗜睡、易疲倦情況,進而出現意識混亂、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注意事項:根據計劃免疫規定,學齡前兒童應按照規定接種乙腦病毒疫苗,此舉讓患乙腦的孩子大幅度減少。

然而,接種疫苗後保護率僅有76%—90%,家長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高發時期。

各位媽媽要提高防病意識,儘量避免孩子被蚊子叮咬。

△皮膚感染

夏天不僅氣溫高,而且濕度大,寶寶新陳代謝快愛出汗。

若是排汗不暢,易造成汗液儲留,使得嬌嫩的皮膚發紅、發炎、長痱子。

痱子會引起瘙癢、輕微燒灼感,若是沒有護理得當可導致囊腫、毛囊炎,若皮膚被抓破容易形成膿包瘡。

注意事項:日常,媽媽要注意保持寶寶皮膚乾爽。

若寶寶長痱子了,一定要避免抓撓。

記住用溫和的水給寶寶洗浴,水溫且不可過熱或過冷,另外不要用鹼性肥皂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