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進入叛逆期?平和、滿足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一過三歲,感覺長大了很多,無論從語言還是動作等方方面面,像個大孩子,三歲以下和三歲以上好像畫了一條嚴格的界線。

雖然三歲之前充滿了創造性及重要事件,但如同出生前的胚胎期一樣,成了遺忘的年代,因為三歲才開始進入意識和記憶的階段。

依託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只知道過渡的保護物質,卻不知保護人類的心靈,結果留給孩子的是監禁,充滿了障礙的環境。

孩子在大人的監管下,成長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不許孩子上桌子,不許孩子亂翻東西,不許孩子玩水,不許孩子玩泥巴弄髒衣服等等,其實我們大人的很多舉動都是在有意識無意識的限制孩子的發展。



三歲:由智慧引導的「手」,借著玩耍,執行心靈的意志。

三歲的孩子必須借著在環境中活動才能繼續發展,以運用三年來所創造的能力。

雖然他不能完全記得起三歲之前發生了什麼,但是所創造的能力已浮到意識層次,要藉由活動實現出來。

由智慧引導的「手」,借著玩耍,執行心靈的意志。

三歲以後的孩子,是借雙手探索世界。

他要使以前的能力更加完善,如語言等,其發展固已完備,但還要持續擴充內容直到四歲半。

其心智仍擁有心靈胚胎期的吸收能力,他不知什麼是疲倦;如今雙手成了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此時的發展主要憑藉雙手的工作而不是雙腳的漫遊。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發現,三歲以後的孩子能夠持續的玩耍,雙手不停的忙活,他反而更加快樂。

我們會看到現在有很多設計迎合小孩子活動的需求,但是他真正需要的不是無用的玩具,而是有助心智發展的工具。

其實同樣的錯誤我們每天都會發生,孩子想觸摸每一件東西,但是我們只會給他一些東西,給他買太空沙,太空沙弄的滿地都是,就收起來,不給玩。

玩水基本更是不可以,因為水會弄髒衣服,還要麻煩大人換洗。

我們還會給他們買一些小廚房、玩具鋼琴,都不是真正能用的東西。

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真的。

我自己的孩子經常會到廚房裡那做飯的鏟子勺子筷子還有不用的各種鍋,來模擬做飯,小孩子真的想學大人一樣做家務。


給他真實的東西,他會還給你更真實的感受

有時候,我們大人工作繁忙,下班累了不想陪孩子,丟給他一個洋娃娃,讓他自己玩,但洋娃娃不會講話,也不會回報他的愛,只能勉強的作為與社會接觸的代用品。

玩具變得漸漸重要,因為人們認為有助於智力發展,當然這好過沒有玩具玩,但孩子很快就會厭倦,要新的玩具。


就像一些電視劇中展示的,很多孩子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總是把玩具弄壞或者和父母爭吵故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多麼希望父母能多關注一下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無精打采,不能專心,脫離常軌,甚至人格扭曲偏差。

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意、且認真地要在各方面模仿大人,以使自己更完美,可這種努力總是被否定,使他不得不走向偏差,這也是很多孩子性格越來越孤僻,大一點心理上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原因。

越是高度文明的孩子越可悲,生在簡單社會的孩子就平和、快樂得多,可以自由使用周圍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並不是很貴重,也不用擔心被打破。

這也正是我們現在提倡,媽媽在做家務和做美食時,能夠儘量讓小孩子參與,如果找到適合他的事,就能為自己準備生活。


三歲的孩子必須為他自己擺弄東西。

如果給他依其身材比例製作的東西,容許他學著大人一樣操作,他整個性格就會變得平和滿足。

他不在乎生活環境裡不常有的東西,因為它的玩耍是要讓自己適應所處的世界,而且造物者的旨意是:使他享有完成事物的快樂。

所以,新的教育方式是提供合乎孩子力量、尺寸的東西,以引起他活動的興趣。

一旦給他真實的東西,孩子們會出現不同的人格,堅持他的獨立,拒絕幫助。

他要像成人表達:我要獨立做事。


從今天開始少一些障礙,多提供一些環境或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