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會讓你的孩子變傻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你曾留意過,朋友圈裡總能看見一些論述不應該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文章:例如「12歲以前不看電視/手機,孩子將受益終身」,似乎電子產品已變成孩子碰不得的洪水猛獸,一接觸就會深陷其中。

那麼電視、手機對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呢?基本觀點可以歸納如下:看電視替代了孩子玩耍時間、阻礙語言發展和想像力的發展、限制感覺體驗、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下降、容易上癮等,然而我們也非常明白,任何技術手段都是中性的,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視聽文化已勢不可擋地成為必不可少的文化內容,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完全把孩子跟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來,也不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看電視、手機,孩子一定會上癮嗎?

堵則潰,疏則通。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對大人拿著的手機很嚮往、很好奇。

但拿了玩了幾次發現沒有遊戲、沒有故事,沒什麼好玩的。

他們想要跟手機搶奪的僅僅是爸爸媽媽的關注和愛。

如果我們大驚小怪、嚴防死守,從小就限制孩子接觸各種媒介,等到有一天突然接觸到,那種盼望已久的心情會使他們迅速沉溺其中,反而容易上癮。

所以對於不想讓孩子去做的事情,不要反應過度,我們越反應強烈,孩子就越想知道,越想去做。

把電視機電源拔了,給電腦設密碼,這些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更同意「疏」而不去「堵」。

◆看電視、玩手機的孩子社交能力一定不好嗎?

良好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由於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係,它主要表現為人與人之間交往過程中關係的深度、親密性、融洽性和協調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

人們往往會因為共同的愛好和興趣而成為朋友,比如,孩子愛看動畫片,對於超級喜歡的更會在一塊討論,可以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

另外,孩子的社交活動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分享自己喜歡的卡通動漫和有趣的新鮮見聞,如果孩子不接觸螢幕,不看電視,信息閉塞,一問三不知,估計與身邊小朋友的共同話題就少了不少。

◆看電視一定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嗎?

很多研究認為,過多過早地看電視,也許就是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原因。

比如,2004年,華盛頓大學的克里斯塔基斯(DimitriA.Christakis)博士的一個研究發現,3歲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時注意力障礙的問題的發生率就會增加10%。

但這個研究僅僅指出了相關關係,不能直接得出「看電視就導致了注意力障礙」的結論。

◆挑選優質的媒介內容,讓孩子的視野更開闊。

內容大於形式,電視手機等媒介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我們最關心的應該是孩子在看什麼內容。

現在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網絡或移動客戶端傳播,孩子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以及對視野的開闊畢竟是有限的,電視、手機里的一些高質量的內容正好可以補充這一不足。

當然如果孩子隨意點擊,可能會出現暴力熊或者少兒不宜的節目,這就需要家長參與與積極引導。

如何有效地利用電視節目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科學地利用這些媒介。

家長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控制時間

2歲以前的嬰兒儘量不看電視,如果要看,儘量控制在15分鐘以下。

2歲到3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也最好不超過30分鐘。

2、選擇合適的節目

對於3歲及以下的孩子,我們最好選擇畫面轉換比較慢的節目。

這樣對孩子的注意力和邏輯理解,不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同時,選擇一些沒有情節性或情節性不是很強的節目,最好以唱歌和遊戲為主。

一些畫面變化緩慢,簡短的故事節目,對嬰幼兒來說,也是比較合適的。

3、如果有條件,最好和孩子一起看節目,把節目變成孩子和父母互動的中介。

孩子通常喜歡一遍一遍重複看一個節目。

當孩子對一個節目熟悉之後,家長可以用暫停鍵,考考孩子當才看到了什麼動物,它有什麼特點等等,這樣無形中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改變孩子一個人看節目的消極性,而促使孩子積極思考和家長互動。

4、把節目和閱讀、生活聯繫起來

現在的很多少兒節目,都有配套的圖書,我們可以把電視節目和相應的圖書聯繫起來。

孩子在看了節目,熟悉了這些人物和畫面,再給他們看對應的圖書,會讓孩子感到很親切,產生興趣。

這樣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另外,家長還可以儘量把節目中學習到的知識和真實的生活聯繫起來,讓電視節目成為孩子現實生活的補充和延伸,開發智力拓展認知能力。

5、防止孩子沉迷於電視

父母一方面要選擇孩子觀看的節目,並控制每次觀看的時間,另一方面要多給孩子提供看電視以外的其他活動:和孩子一起玩親子遊戲、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帶孩子去戶外活動、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在和父母、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中能夠投入地遊戲,從玩中學習。

在這個多媒體的社會。

益智節目經過科學地利用,可以作為家長和孩子互動,開發孩子潛能的輔助手段。

但是父母和孩子互動,觀察孩子,根據孩子的特點來調整自己的引導行為,是最好的開發孩子智力、促使孩子發展的方式,沒有什麼能夠代替。

哪些節目適合孩子看?

動畫片:

兩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看有情節的動畫片了,挑選動畫片,除了內容無不良意識,無暴力、色情;色彩鮮艷這些熟知的標準。

就要注意動畫片的信息是否正向,是否有出現可能導致孩子思維混亂的社會問題。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不錯的動畫片。

1、《天線寶寶》和《花園寶寶》這是英國BBC電視台製作的一部電視片,製作團隊相當強,這兩部動畫片都有豐富的想像力之餘,充滿情趣。

《花園寶寶》適合學說話期間的孩子(2~3歲)

《天線寶寶》適合已經上了幼兒園小班的孩子。

2、《愛探險的DORA》這部動畫片主要是針對孩子學習英語而製作的。

雖然是個教語言的動畫片,但是DORA形象很生動,是個活潑健康的小女孩,音樂也配得很熱鬧活潑,讓人看著開心。

3、《巴巴爸爸》這是一部超級可愛,而且相當符合孩子們做夢的讓人愉快的法國動畫片。

4、《海綿寶寶》這部動畫片更適合稍微大一點,如幼兒園中班或大班椅上的孩子觀看,動畫片中有些片段會稍顯「衝動」,例如生氣的時候砸東西,只是一些小細節,不影響整體水平。

5、《小羊肖恩》這部動畫片也有BBC電視台的製作成分.英國人製作的幼兒動畫片相對於美國要更加規範,同時想像力也相當豐富。

不過這個動畫片調調有點灰黑色,不夠色彩斑斕,不知道你的孩子會否喜歡。

6、《巴布工程師》也是BBC製作,不少孩子也愛看。

適合男孩子。


還有很多比如《穿靴子的貓》《獅子王》《狂野大自然》《小鹿斑比》《蟲蟲特工隊》等等都適合大一點的孩子觀看。

當然還有很多國產的優秀動畫片,比如《九色鹿》《神筆馬良》《張飛審瓜》《嶗山道士》《小熊貓開商店》,很多是七、八十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出品。

網上視頻有,碟片也有,可以挑選一些給孩子看看。

紀錄片:對於紀錄片小樹曾推薦過很多次,比如《地球脈動》《昆蟲帝國》《帝企鵝日記》《海洋》《美麗中國》等包括動物、植物、地球、宇宙等等,看這些經典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讓孩子欣賞到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非常適合大孩子觀看。

地球脈動

帝企鵝日記

另外,家長為孩子選擇節目時,一定要避免以下內容:

可怕的或悲傷的視覺圖像和故事:例如,經常會讓孩子生氣的故事、一些危險或死亡場景避免讓孩子看到。

暴力的內容:孩子還不能理解電視里的暴力場面並不是真實的,他們還分不清虛幻與真實,有時候會模仿電視里的人物,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或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可怕的幻想畫面:一些電視畫面經過誇張與幻想或大量加入超自然的元素,以及把動物或人物描繪成危險或畸形的畫面,可能會嚇到孩子。

廣告:朗朗上口的音樂和色彩鮮艷的圖片可能吸引學齡前兒童,但他們不理解廣告的目的是要賣給他們東西,對孩子的認知和想像力發展沒什麼好處。

最後小樹想說,想讓孩子正確地使用電視手機等媒介,請不要把看電視玩手機作為一項獎賞或懲罰,那只能增加它在你孩子心目中的價值。

父母如果能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幫孩子找到發現探索現實生活的樂趣,不用圍追堵截,孩子自然不會被電視手機深深吸引而阻礙孩子的發展。

【關注訂閱】—— 因為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電視里的那些動畫片,一定適合孩子嗎

有什麼方法能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寶寶瞬間平靜下來?有什麼方法能讓跑遍房間每個角落就是不肯飯的寶寶乖乖地坐下來,張開嘴?相信有不少媽媽的答案是:放動畫片!可是,電視里播的那些動畫片,真的適合寶寶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