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鬧媽媽揍你了!現在是在中國!」媽媽下飛機怒吼,爆笑眾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加拿大一媒體報導了一則新聞。

一個隨華人媽媽回中國探親的孩子一直哭鬧,惹得媽媽非常生氣,剛下機,媽媽就對還在哭鬧的孩子吼道:「再鬧媽媽就揍你了!現在這裡是中國,我已經可以揍你了!」

「我可以揍你了!」這句話既顯示了媽媽的無奈與憤怒,也表達了媽媽的忍無可忍。

在中國,父母教訓孩子時偶有揍孩子,當然一般發生在勸說、講道理無效,孩子無理取鬧時。

但是在海外,孩子背後有警察、兒童保護組織的社工們,他們是孩子們堅實的後盾,父母教訓孩子,一旦涉嫌家暴,就會被逮捕。

因此在海外,移民父母也只好忍著,對孩子只能好言相勸。

國內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是疼罵是愛」的說法,國內的教育雖歷盡千百年的變遷,但依然無法動搖,移民父母好不容易回國了,在國外這種壓抑已久的憋屈也得以釋放了。

通過這種手段可以讓孩子快速聽話,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海外不允許打孩子,老師更不得體罰孩子,但在英國2010年政府出台的新規中,教師被授權可以在經過允許的條件下適當體罰孩子。

在海外,有警察們保護著的孩子,肆意的撒嬌、耍賴,無所顧忌,家長們即便想打罵也得忍著。

雖然保護了兒童不受傷害,卻也限制了家長對孩子的管束,加大了孩子任意妄為的可能性。

當然這並不是說教育孩子一定要利用打罵、體罰的手段,而是應該採取軟硬兼施,嚴厲與溫柔的結合。

孩子確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還沒有建立起恰當的是非觀,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是可以適當進行體罰的:

1.屢教不改

孩子會犯錯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他還處在學習、摸索階段,家長以教導為主,但有時候孩子連續犯同一種錯誤,父母或老師多次糾正,他還故意犯規,或者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那麼,就可以通過懲罰的方式讓他記住。

2.面對危險時不聽勸阻

孩子喜歡接觸新的事物、喜歡探險,但有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孩子卻不能理解自己行為的嚴重性,這是如果孩子依然執意要做這些危險的事情時,家長也可以用「打」來嚇唬嚇唬孩子,事後給予相應的懲罰。

3.長大後可能發展為違法行為

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為、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法或違反社會道德時,要通過嚴厲的責罰來阻止。

比如:偷東西、欺凌弱小、撒謊成性……


但是我們還是不推薦「打孩子」的教育方式,特別是在以下情形下:

1.兩歲以前

兩歲以前的孩子,基本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主要是生理上的需要帶來的條件反射,都是無意識的。

打罵2歲以下的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只會讓孩子對你產生恐懼、迴避的心理。

這個時期的孩子,主要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麼,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2.孩子不知道是錯誤時

當孩子犯了錯誤,但事先並沒有人告訴他這是錯誤行為,即使錯誤嚴重,父母也不能失去理智地打孩子。

所謂「不知者無罪」,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也談不上故意為之,引導教育就能讓他們不再犯錯,根本不需要打罵。

3.家長發怒時

盛怒之下容易犯錯,父母在自己發怒時打孩子,容易忽略孩子犯錯的原因,而失了分寸,打了孩子也難以讓孩子服氣,既有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容易讓孩子有樣學樣,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懂得情緒管理。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的思考如何教育,畢竟懲罰孩子也是為了孩子不再犯錯,而非懲罰本身。

4.在外面或外人面前

尤其是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打罵孩子。

雖然孩子小,但也是有尊嚴、自尊心的。

教訓孩子時,最好單獨進行,事後還要告訴孩子「教訓」他的原因,讓他以此為戒。

5.父母出現同樣的錯誤

父母沒有以身作則時,也不能過高要求孩子。

等自己改正了錯誤,給孩子樹立了榜樣,再教導孩子會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強行要求孩子,只會讓孩子不服氣,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孩子不能隨意懲罰,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起逆反心理或者習以為常,即使在孩子耍賴不得不懲罰時,也可以採取讓孩子一個人呆一會、罰站等較為溫和的方式。

家長應該找到更適合自己孩子的管教方式,既不讓孩子變成耍賴的熊孩子,也不讓孩子成為害怕父母的驚弓之鳥。

父母是孩子的大樹,既要為孩子遮風避雨,也要讓他們茁壯成才。

互動:孩子耍賴的時候,你家有什麼獨特的小妙招嗎?快來告訴我們吧!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教育」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

中國父母為什麼會對教育孩子有心無力?

心理引言: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