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發展 父母必須要知道的7個常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語言是是兒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也很複雜。
幾乎所有生理髮育正常的孩子,乃至智力較遲鈍的兒童,都能在出生後4~5年內,不經任何正式訓練而順利地獲得聽、說母語的能力。
不可謂不令人驚嘆。
善於觀察的父母們,總會在孩子點滴的成長腳步里,發現神奇之處,並給以積極的認可、關注,以及讚嘆。
這種積極暗示,反過來又會促進孩子的發展。
如若不懂孩子,往往則會人為地阻礙孩子的心智發展。
下面我就給出孩子語言發展中的3個父母教養原則,以及4個注意事項。
首先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父母應該牢記的3個原則:
原則一:別打斷孩子的自言自語,那是他們的思維在運轉
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獨自玩耍的時候,會有自言自語的現象。
在心理學家看來,那並非是無意義的、僅僅是有趣的,而是孩子與自己對話。
它能幫助小孩子制定策略並調整行為方式,以便更大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從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到,語言發展,在思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就曾觀察到,孩子們自言自語的現象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簡化。
從4歲時的完整句發展到單詞句,直到7-9歲時常見的只是簡單的動動嘴唇。
這不意味著孩子的自言自語消失了,只是變成了更加隱蔽的自我語言。
有研究表明,有更多自我語言的孩子更聰明,認知能力更高。
所以,下次再看見孩子一個人嘰嘰咕咕說話,不要隨意打擾,更不要笑話他了。
可見,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不打擾」的做法,有多寶貴。
原則二:不說「你錯了」,而是通過問句進行提示
孩子學語言,最神奇的地方在於,你不用一個語法一個語法地教,他們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學會「主謂賓定狀補」。
當孩子說「小狗」、「小狗吃」,父母在邊上可以說:小狗吃掉了你的飯,對嗎?句子經過大人的擴充後語意明確,也更合乎語法。
句子的變化會引起孩子的注意。
被孩子的注意力照亮的地方,就會是孩子有收穫的地方。
在此特別提示:有的孩子說話遲些,或者有口吃的現象,家長會過於著急,孩子一說錯了就糾正,一說不出來就批評或者直接替代。
正確的做法是,多創造好玩的事兒,給孩子表達的慾望,當孩子想表達時,聽,並且適當進行補充、提示。
不去直接粗暴地糾正,而是溫和地補充、提示,對孩子來說是種暗示:嗯,對了,你的表達方式正確,我聽懂了,下次繼續加油~這樣,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會得到有效促進。
有學者進行過數據統計,發現若大人經常通過有效的提示、擴充、拓展孩子的言語,孩子會很快學會語法規則,並且在語言表達能力測驗中得到高分。
相反,大人較少使用這種交談技巧的孩子,語言發展偏慢,語言表達能力測驗分數也偏低。
原則三:聽,不能讓孩子學會說話;只有讓他們開口說才行
研究顯示,僅僅是接觸語言遠遠不夠,孩子們必須親自去用從這一點來說,中國人傳統學英語的方式大錯特錯。
學再多的語法、背再多的單詞,沒有開口的機會,缺少語境,一切都是白費,最終落得一套「啞巴英語」,以及一套中式英語思維。
而研究人員發現,即使父母是聾啞人,只要孩子聽力正常,他們只需每周花5-10個小時與聽說正常的人交談,通常語言發展就不會有問題。
學習一門語言,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參與使用該語言的社交互動。
因此,對於那些想要孩子學第二外語的父母,首先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使用語言、開口交流的氛圍。
這也應是父母們為孩子選擇語言培訓班的衡量標準。
除了上述大原則,孩子們在不同年齡段,語言發展也會有不同表現。
父母若能讀懂並給以相應支持,會對孩子的語言,乃至整體心智發展都很有幫助。
每個幼兒在3歲以前,都會面臨人生中重要的學習關鍵期
朋友們,大家好!全篇文章共1111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應該知道,自己的寶寶在3歲以前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沒有之一!3歲是學習的關鍵期
2歲寶寶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專家說:這3個原則要牢記!
有育兒困惑不用愁,積木育兒來解答!本文關鍵詞:孩子 說話 智力一位媽媽問:孩子二十九個月,語言發育遲緩,二周歲時候連爸媽都喊不清,但現在會說一些不要,沒有之類二個字、基本表達自己的需求還是拉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