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是個「靜待花開」的過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期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虎媽貓爸》引發了公眾對育兒過程中的學前教育、隔代教育、幼升小等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與爭論。
有人說,該劇是中國式教育現狀的真實寫照。
那麼,是什麼催生了這種「虎媽」式育兒模式?這種教養方式折射了父母怎樣的心理?它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本期特邀北京宣武醫院的心理專家閔寶權醫生及其團隊的心理諮詢師王璽老師進行心理解析。
「虎媽」們的教子方式,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趙薇飾演的虎媽畢勝男的瘋狂育兒行為: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女兒茜茜「拉手指」學習鋼琴,強迫女兒練習跑步,甚至賣房賣車供孩子上重點小學……現實生活中,不乏虎媽這樣的人,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而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學,是否適合。
「虎媽」們的思維模式一般是這樣的:如果孩子上不了好學校,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也就過不上好日子……於是,眼前的「上不了好學校」就與「未來過不上好日子」聯繫起來了,虎媽們的苦惱就來了,育兒的過程嬗變成一場育兒PK。
「虎媽」們竭盡所能地「培養」孩子,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她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於是將改變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這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在諮詢中,很多孩子告訴我,有時來自父母的壓力遠遠大於學校的壓力,「為了爸媽,我必須考上好大學」、「我媽快把我逼瘋了,成天嘮叨,我根本學不進去」、「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爸媽的期望,我太累了,真想離開這個世界」……父母無形中給予的種種壓力,讓孩子有種難以承受之重。
當孩子出了問題,往往意味著孩子背後的家庭出了問題
虎媽式的育兒方式更多折射出父母自己內心的焦慮,並把這份焦慮轉嫁給了孩子。
孩子目睹父母焦慮的樣子,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從而產生恐懼心理。
同時,孩子也會從父母處習得對未來擔憂的思維模式。
孩子從父母那裡習得的焦慮行為模式反過來又會影響父母,導致家庭瀰漫更重的焦慮氛圍。
這種惡性循環會讓孩子的心理問題加劇。
劇中虎媽畢勝男的良苦用心反而讓女兒患上抑鬱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孩子出了問題,往往意味著孩子背後的家庭出了問題。
一個沒有真正感受到被父母無條件愛和接納的孩子,大多會形成這樣的認知:只有我表現出色了,爸媽才會愛我;否則,他們就不會愛我。
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很難有自信,終其一生都會缺乏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愛,不是要求。
家長應該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情緒其實反映了對家長的教育方式認同與否,他們雖然不會很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會通過行為和父母對抗,如頂嘴、磨蹭、故意犯錯、沉默不語、惹是生非等等。
此外,在母親強勢的家庭里,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障礙、強迫症等症狀。
當母親強勢父親弱勢,家裡的男孩在遇到挫折或棘手問題時大多會尋求母親支持,久而久之會喪失應有的陽剛之氣;對女孩來說,弱勢的父親可能導致女孩性格孤僻,對男性產生認識偏差,甚至影響其今後的婚戀關係。
在一個關係相對健康的家庭里,妻子與丈夫、孩子與母親、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距離應該相同,呈現等邊三角形的狀態。
這種均衡的家庭力量是孩子成長的最佳土壤。
智慧的父母,是懂得適當放手的父母
很多媽媽會問我:「怎麼教育孩子才是真正對孩子好呢?」我認為,最好的教育,一定是適合孩子、能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教育。
作為父母,如何才能給孩子提供這種教育呢?
首先,是接納孩子。
父母不應把自己的價值觀投射到孩子身上,而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發育特徵。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生而不同,有無限的空間可以發揮和成長,家長不要急於設定範圍和標準。
要了解和接納孩子的個性,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其次,多陪伴孩子。
和孩子相處中,父母少下指令,多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了解孩子最想做、最喜歡做的是什麼。
很多家庭,母親陪伴孩子會多一些,父親因為工作忙碌常常是缺位的,母親很容易將焦慮轉移給孩子,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在這樣的關係中,孩子替父親承擔了很多。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親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調整自己。
父母要把自己的焦慮和對孩子的焦慮區別開來,先認清自己的焦慮和不合理期待,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給孩子,孩子是沒有力量承接父母的焦慮的。
現實功能整合得比較好的家長,更多地會關注自己的成長,去調整自己,不會過多干涉或挑剔孩子。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變,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話,孩子的問題就無法解決。
最後,家長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不過多干涉和控制孩子,讓孩子能自由地培養自己的興趣、個性和能力。
智慧的父母是懂得適當放手的父母,因為,父母永遠無法替代孩子去成長。
文/王 璽
圖/源自網絡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