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高明的「騙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都說優秀的家長和老師是高明的「騙子」。
的確,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我深有體會。
我一直跟我的家長們說:我們平時要放大孩子的優點、長處和潛力,縮小孩子的缺點、不足和問題。
有些家長很聰明,他曾反問我說,那不是自欺欺人嗎?這些家長也許不知道,學會欺騙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有個故事大家可能都聽過:一位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
因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
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
然而,她還是告訴了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有讓她餵。
兒子上小學了。
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49名。
我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
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的,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
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
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
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總是被點到。
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
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喜悅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發現兒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著兒子肩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一個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
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
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裡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兒子哽咽著說不出話來,這位媽媽就用這種「騙」的方法一直把孩子「騙」進了清華大學。
這個故事我一直記得,並且每次開完家長會,我都會告訴家長們,如果孩子問你老師說他什麼了?你一定要微笑著告訴孩子:你們老師表揚你了,你要把我給你指出的孩子的缺點經過加工用藝術的語言表達給孩子,我們班的家長也是非常配合。
可以說我們班的孩子們是騙大的。
從小學一年級我就開始「騙」,剛上一年級時,孩子們跟脫韁的小野馬似的,難以管束。
偶有一天,我在學校東面的瓷磚牆上看到了一個大的探照燈式旋轉攝像頭,便突發奇想:何不在這上面做做文章!給我的學生們編造一個美麗的謊言呢?
一年級的教學的確另人頭疼,即要教書,更要育人!所以我用盡各種方法鼓勵孩子們學習,例如:今天發紅花,明天獎小魚;今天帖笑臉,明天發小旗,方法不一。
目的只有一個,鼓勵孩子們去自主學習。
其實無論做什麼事,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還有喜新厭舊的時候,更何況是一群不諳世事的小毛孩兒們?時間久了,這種獎勵制度也不好用了。
記得有一天我走得較晚,走時想去班裡看看值日生走了沒有?一看我來氣了,地掃得很是乾淨,但桌子上有二十多把椅子在睡覺,肯定是他們急著回家沒放下來。
第二天,我便藉此發揮。
一進教室,我就神秘地對同學們說:「孩子們,老師偷偷告訴你們一件事兒,你可別告訴別人呀?」為了使教室里的氣氛更加神秘,我故意停頓了一下,學生們睜大了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我,我見時機已到,便又小聲著說「我們學校院子裡安了攝像頭,這個攝像頭可厲害啦!它能直接照到咱教室里來,並且校長從裡面看到昨天咱們班的椅子沒放下來,我不信,還和校長爭了幾句呢!怎麼可能呢,我們同學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事呀?」這時,小非站起來說:「老師,是真的,昨天值日生就是沒有放下椅子…」哈!這個孩子的話正中我意,「啊?真的?校長真從攝像頭裡看到了??」接著我又故弄玄虛地說:「校長還偷偷地告訴我說班裡也安上了一個,呶!就在那兒!」說著我煞有介事地指了指牆上的播音喇叭。
學生們的眼睛跟隨著我手的方向望去,從他們認真的眼神中我看懂了孩子們是真得相信我的話了。
於是我繼續「編造」下去:「孩子們,咱們能從小喇叭里聽到放廣播操的聲音,現在裡面安上了小小攝像頭,所以咱們上課講話,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校長的法眼。
」孩子們聽到這些,都齊刷刷地坐直了,教室里靜得出奇,我心裡暗暗高興:我的目的達到了!!!
第二節語文課時,我的獎勵辦法較以前大打折扣,於是我又想起這個「小小攝像頭」,當一個叫亮亮的女孩兒回答對我的問題時,我衝著攝像頭喊了一聲:「校長!我要表揚亮亮,你記下她的名字吧?」說完我瞅了一眼亮亮,她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眼睛裡放出了久違的光彩。
每一個同學都是精神抖擻,聚精會神!!我會不斷地衝著小喇叭喊著:「表揚**,請校長記下他的名字!」「校長,你看我們班讀得多整齊呀!!」「你聽他們聲音多洪亮呀!」「校長!你瞧我們班小蕊又做對了一道!」……學生們生龍活虎,學習的積極性徹底得讓我調動了起來!!
這個方法我一直用了兩年,慢慢孩子們長大了,我怕這說謊言真的被拆穿,不過學校還是蠻「配合」我的,正好學校里為了高考真的在教室里安了攝像頭,孩子們終於在教室里能夠看見那個大大得圓球,我趁機告訴孩子們,那個針孔攝像頭太小,所以學校在每個教室又安了大的,就是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每個表現好的同學的臉,所以孩子們依舊錶現得很出色。
在這些年的教學中,老公說的最多的是:你不是經常忽悠著「騙」你的學生們嗎?的確是,我的這種騙子行為一直運用的得心應手。
在這個攝像頭上我就做了不少文章。
開始時我說班裡安著攝像頭,孩子們的課堂紀律好了,可接下來家長經常給孩子告狀,什麼孩子在家不聽話,光看電視,不寫作業,什麼自己的房間弄得亂得很-----於是我就把這個「攝像頭」搬了出來。
我告訴孩子們,每個人家裡也裝著針孔攝像頭,你在家裡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得清清楚楚。
開始孩子們有的不相信,經常問我,老師我找了半天我們家就沒有攝像頭,你是騙我們的吧?
為了讓這個攝像頭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我專門在開家長時和家長們進行了一次秘密約定。
孩子每天在家的表現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在每天早上八點前發到班集群里,但一定不能讓孩子們知道。
我在八點前整理到本子上,每天上午第一節課前五分鐘我都要公布,公布的內容五花八門。
舉幾個例子:「某某昨天晚上幫奶奶削蘋果吃」「某某被窩裡玩兒手機到十一點」「某某幫媽媽刷碗」「某某吃飯挑食」「某某洗澡時摔了一跤」等等。
這些可都是家長們發到群里的真實情況。
上課時我再公布時底氣就足了。
光說我在每家安著攝像頭呢,久了學生就不信了。
我特別記得第一次公布時攝像頭時,說到:我看見某某回家自己洗衣服了,還是粉色的衣服,洗完後自己去搭的衣服。
說完馬上叫起這個孩子,某某,對不對呀?這個孩子一臉茫然地回答,老師還真是這麼回事。
接著我又說:某某,昨天晚上你幫家長刷碗了,對不對?你們家的廚房裡還放著一個電磁爐,對不對呀?這個孩子也驚訝地說,老師,你真的看見了呀?這時候所有孩子的表情發生了變化。
我一看,上套了,於是說:以後每天老師都用攝像頭看你們,第二天早上我就進行表揚和批評。
從那以後,這個攝像頭在我們班算是成專利了,家長們每天早上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在群里匯報孩子的表現。
我要求必須如實匯報,先發現孩子的優點,咱放大了表揚,別的同學也會不斷地去效仿,家長們可是開心了,因為孩子們真得進步了,都積極著匯報。
你不匯報我就不在班裡表揚,有的孩子回家後就說:老師怎麼也不用攝像頭看我呀?我都做這麼好了,也不表揚我!家長心裡明白,這是誰的原因,是自己沒及時匯報。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一個小姑娘,回家以後總是不寫作業,一看電視就上癮,一天,家長回去發現孩子趴在茶几下面看電視,媽媽問她你幹啥呢?孩子說,你小點兒聲,別讓老師聽見。
第二天早上,她媽媽就把孩子的這表現發到了群里,上課時我很生動地連表情帶動作表演給學生們,我說你趴哪兒我也看得見。
從那之後,孩子們更是深信不疑。
不論從學習習慣還是生活習慣都越做越好。
那屆孩子上六年級時,還在深信侯老師真的能用攝像頭看見他們的一舉一動,如今這些孩子已經上高三了。
現在攝像頭又在這屆學生身上使用,今年上六年級,也許有的孩子看家長手機發現了我和家長們的秘密,但他們也不公開說出去,只會自己悄悄地表現得更好些,那樣家長就匯報給老師,老師也會表揚的。
哪個孩子也喜歡聽表揚,即使現在孩子們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去表現,但久了,好的表現也會成為一種習慣。
不記得誰曾經說過,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就是給學生"洗腦"的過程。
但我認為說得還不全面,其實教師除了給學生"洗腦"外,也在時時給家長"洗腦"!因為只有家長和學生都認可並喜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既然孩子和家長們都認可這種方式,那我為什麼不去做呢?可能我的這個做法是在說謊,但我也認為這個謊言是美麗的!等孩子們長大後明白了這個「攝像頭」原來是老師編造出來的,那時他們也會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不妨一試】
經常有家長向我說著自己的苦惱,說自己的孩子很幼稚,不象別人家的孩子懂事。
一般我都會恭喜這位家長。
因為,當一個孩子還比較幼稚的時候,他給了家長騙他的機會。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優秀,請你騙他說,他就是優秀的
為什麼騙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在學心理時我了解到:人的行為形成最大的秘密是:先定為,再裝為,後變為。
比如,我們希望孩子是個愛學習的人。
就可以用以上三步來實現。
先定為:用盡一切方式說孩子是愛學習的。
對孩子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對別人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平時就把他當作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對待。
貼上標籤。
再裝為: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對你說的話莫名其妙,但是當他經常聽到別人把他當作愛學習的榜樣宣傳時,他就可能會去嘗試一下愛學習的感覺。
一旦孩子有任何愛學習的表現,立即會得到他人的肯定:他果然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那這個孩子就會在這些人面前表現得愛學習,即使不是真的愛學習,他裝也得裝成愛學習的樣子。
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越多,他裝的範圍越廣;他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堅持越長時間,他裝的時間就越久。
後變為:當這個孩子經常裝成愛學習的樣子,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習慣。
他覺得他就是這樣這樣的人,愛學習是他本來就有的狀態,於是他真的成為愛學習的好孩子了。
優秀的老師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無意遵循了這個原理,他們把孩子先定為優秀的,聰明的,有愛心的……然後,孩子在這些老師或父母面前就裝成這種人,最後他們真的成為了這種人,老師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你不斷告訴孩子他不夠優秀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個騙子,只不過把孩子騙成了一個不優秀的人而已。
俗話說,謊言說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某個人是什麼人,那他一定會變成什麼人。
這個騙局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也叫「期待效應」。
幾乎任何一個學教育的老師都知道這個騙局,為什麼我能讓孩子比較喜歡我,就因為我在學做一個「騙子」。
最好的教育原來是騙孩子們,告訴他是最優秀的就歐了。
原來騙是一種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與否就在於你如何騙孩子。
(來源:辛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