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四種行為的媽媽要注意了,你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的行為習慣都是會被父母潛移默化影響著,所以父母的做事方式和想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尤其是媽媽,媽媽做事風格或者性格脾氣的70%都會潛移默化給孩子,如果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現這四種行為。

1、 哭窮的媽媽

小編以前讀大學時,有一個朋友特別的吝嗇兒,算是特別摳的那種,剛認識的時候認為他會算帳,會過日子,但是有一次跟他談心,才知道小時候,他爸媽經常在他面前說自己家裡很窮,所以讓他養成了什麼東西都不敢買,每次花錢都要精打細算的習慣。

不可能每個家庭都是有很好的經濟水平,但是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提錢,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生出來是拖累了家庭,是家裡的累贅,在花錢的方面也會「摳」。

2、說爸爸壞話的媽媽

爸爸在孩子心裡的形象是很高大威猛的,無所不能。

但是一旦媽媽經常在孩子的耳邊說爸爸的壞話,會影響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小編的一位男性同事最近就很苦惱,他說孩子都不願聽他的話,在家裡也沒有話語權。

仔細聽他說完以後,幫他找到了原因。

原來他和妻子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有很大的分歧,經常會在孩子面前爭吵,然後妻子就會說:「不要聽你爸爸的,他什麼都不懂!」再加上妻子常常在孩子面前說他的「壞話」,慈母嚴父的形象就這樣定下來了,媽媽這樣的行為不僅損害了父親的形象,而且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家庭的和諧。

3、愛玩手機的媽媽

現在很多都是手機黨,低頭族,拿起手機就離開不了,睡覺的時候都要拿著才能入睡,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手機才是他的孩子,會讓孩子處在一種沒有安全感,孤寂,孤獨的狀態里。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就是採訪孩子,討厭父母的缺點,很多孩子都說討厭父母玩手機,想要把今天開心的事情和父母分享,父母就三言兩語就打發了,然後就開始刷微博,看小說,打遊戲,自己沒有可以聊天的人。

很多父母,因為過度沉迷於手機,而忽視了和孩子的交流,這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4、 愛睡懶覺的媽媽

媽媽的生活習慣大多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讓媽媽成為孩子的榜樣很重要。

曉鳳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家沒有什麼事情做,尤其是在孩子上學以後,因為無事可做就經常會睡得很晚才起來,有時候孩子周末放假,就陪孩子一起賴在床上,但是最近她發現一個問題,孩子早上都不願意起床,上學前拖拖拉拉的。

如果媽媽每天在家裡都睡懶覺的話,那孩子怎樣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呢?

其實把孩子的教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有素質的人一點都不難。

小編認為,言傳身教很重要,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所以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健康的人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

大家對媽媽的這幾種行為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評論,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