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上學,怎麼辦?——小學生成長系列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家長應知:一個孩子的行為和表現越是不值得誇獎和嘉許,他越是渴望和需要你的誇獎和嘉許。
因此,越是在六歲艱難之中掙扎得厲害的孩子,越是需要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保證,你愛他。
——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不少家長可能最頭痛的便是早上或中午。
孩子要麼賴著不肯起床,要麼就聲明不去上學。
如果家中有男孩極有可能要鬥智鬥勇甚至「打鬥」一番才能出門。
你說,孩子是在學校碰到小霸王吧,可是,也沒有多大可能,才剛上學,人名都還沒有記全,孩子們在新的環境中會有防禦心,一有小霸王的矛頭,早就告訴老師了。
你說,孩子是在學校表現不佳吧,可是,才剛上學,老師明明知道需要一個適應期,要求還沒有那麼嚴格,學校的作業逐漸增加有一個過程。
你說,孩子就是故意找茬,這孩子知道父母的軟肋在哪裡,拿不上學來威脅,不打不成器。
可是,如果你並不想培養出現代的「劣等公民」。
可怎麼辦?
先找找孩子為何不願意上學的原因
1、在陌生的環境,缺乏安全感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別說是孩子就是大人也一樣遵循千萬年來的進化反應:若沒有威脅則繼續前行,一旦發現有情況,則要麼逃跑,要麼反抗。
如果孩子在上小學時沒有安全感,感覺不舒服則極有可能選擇逃避。
而想要孩子在短短的時間內便適應比幼兒園還緊張得多的小學生活,有點難度。
當然,有些孩子可能是屬於快熟型的,有些屬於慢熟型。
有些孩子可以很快就適應了,而有些孩子需要有一段時間。
作為家長,我們要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長軌跡前行。
2、大人引導有誤
孩子上小學前,如果你一直給他們灌輸的思想是,上學很苦很累,很多要求,孩子心裡極有可能默認為威脅,而會有牴觸或逃避的情形。
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和孩子好友的媽媽一起在校門外等候接孩子。
那位媽媽還帶了自己的小兒子一起來接哥哥放學。
正好逗逗小寶貝:「你哥哥真好,還把自己的小書包讓給你了。
」不太愛笑的兩歲寶寶露出了燦爛笑容。
「小寶寶長大了也要上哥哥的學校,多好啊。
」不料,有一位老太太突然插隊過來,衝著小寶寶粗暴地喊起來:「上小學苦啊,累啊,還是幼兒園好!」寶寶本來笑得像一朵花的小臉瞬間暗淡下來。
正要和老太太理論一番,大門已開,家長們蜂擁而入。
從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現在不單是媒體,就連過來人居然也深深認為上小學就是苦活,累活。
如果孩子從小就知道幼兒園好玩,小學很苦,那麼他們會怎麼辦呢?拒絕長大?永遠當一名幼兒園的小寶寶?
3、年齡特點:既要又不要
如果你家孩子一直喜歡上幼兒園,卻突然不喜歡上小學,甚至還要哭鬧不停。
早上擔心遲到不肯上學而哭鬧,除了心裡有個被大人曾強行灌輸的觀念:小學又苦又累,可能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口是心非。
你細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六歲的孩子有既要又不要的特點。
他們有時候明明心裡很想要,嘴裡卻偏偏說出相反的話。
這種心口不一的現象在很多6-7歲的孩子身上都會顯示出來。
再談談如何解決
一、針對小一的年齡特徵,「對症下藥」。
1、先要認識到小一孩子有偏愛新、大、好的特性。
六歲的孩子雖然是一個喜歡走極端的矛盾體,卻有其可愛之處。
這種年齡段的孩子一般會熱情地地擁抱新的經歷、新的遊戲和新的朋友,甚至新的想法。
總而言之,喜歡學習新的東西。
既然孩子覺得他們要做到最好,他們所擁有的東西就是最好的,那麼,家長就應該竭盡所能表達對孩子的羨慕。
比如,可以說:
你有一個讓你們每天帶書去學校看的班主任,愛閱讀也讓學生閱讀的老師就是最好的老師,真羨慕你;
你們還有快樂寫字和圍棋課,羨慕得媽媽要眼紅了。
我和你爸小時候怎麼沒有碰到這麼好的學校啊。
很多小朋友上了上學就沒有體育課了,你們居然有體育課,太幸福了……
嘗試過「羨慕法」後,你就慢慢就會發現,你所「羨慕」的事情,最終就會成為孩子所熱衷的事。
我家的孩子每天都要細細地挑選一本有點厚度的書,每天中午還要拿回來,下午上學時再帶去。
他每天看一本,如果書太厚了點,他兩三天看一本。
仔細留意你就會發現,他是非常享受別人詫異和羨慕的眼神。
有時還會碰到鄰居們由衷地讚揚:「小朋友,你讀幾年級了,看這麼厚的書?」他就會自豪地說:「一年級!」媽媽在一旁就會趕緊補充一句:「他喜歡看書。
」以便強調喜歡的事情就是要多做才更開心。
每次中午排隊放學,我家孩子就背著小水壺,拿著一本書,封面朝外好讓大家知道他看的是一本課外書。
為娘的打骨子裡就一直認為,讀書本來就是為了解惑答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像吃飯一樣每天都要吃的,只是一個是物質糧食,另一個是精神糧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除非你認為那書中的觀點可能對朋友也許有啟發或幫助才會在朋友圈或是聚會時分享一下,其餘大部分時間看書純粹是為了充實自我。
如果沒有提前掌握六七歲孩子的年齡特徵,也許我會毫無顧忌地把他這個「顯擺」書本的舉動糾正過來。
實在忍不住,我便強迫自己把眼睛從那刺眼的封面上移開,以免心中的那個我跳出來,把孩子批得體無完膚。
忍一忍吧,過了小學一年級可能慢慢就恢復常態了。
2、儘量和幼兒園比較,重點強調小學的好
一般人可能認為,幼兒園肯定會比小學好玩。
可是,小一有相當多的孩子們會認為小學比幼兒園好玩,有趣。
如果你家孩子有「小學恐懼症」,你可以告訴孩子:
幼兒園才三個老師,你們班上有十個老師,可以向十個老師學習知識,真好!
幼兒園要到下午四點半才開始放學,你們多爽,四點就放學了。
做完作業,就全是你的時間,既可以盡情地玩,又可以學習新東西。
幼兒園的老師只會講故事,而小學的老師還會教你們怎麼認字,怎麼寫字。
那是相當厲害的。
……
只要你能多一個心眼,總能發現小學比幼兒園更有趣和更快樂的事情。
3、要和孩子多說老師和學校的好
上小學後,陸陸續續地會有不少需要用電腦或DVD才能做的作業,比如,聽讀或一些輔助的學習軟體。
家長就會很煩,這時候如果你大發厥詞可能孩子也會受影響而不想做作業,可是,如果你告訴孩子:哇,你們學校太先進了,連作業都要用電腦完成。
太羨慕你了。
孩子的表現極有可能會超乎你想像。
如果你實在想不出老師的好,最起碼還可以誇獎老師們漂亮或有氣質。
記得孩子剛上小一前的家長會上,一個個老師閃亮登台,我們有幸目睹了老師們的風采,唯一的遺憾是男老師奇缺。
校長的解釋是孩子們喜歡漂亮的老師,尤其是女老師越漂亮的越受歡迎。
不用高深的理論,只要多觀察便會發現,確實,孩子們喜歡長得漂亮或有氣質的老師。
4、鼓勵孩子多分享在學校學到的知識
有些老師會提醒家長可以讓孩子們在家充當老師的角色和家人分享新學習到的知識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六歲的孩子更渴望成功、誇獎,希望能做到最好,有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孩子們也是會炫耀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
我家孩子一直害怕寫字,擔心字寫得不好被老師和同學笑話。
可有一次看見孩子寫得不錯便急忙表揚了一畨。
孩子一邊寫字一邊說:媽媽,我來教你怎麼寫字:「我們數學老師說的,寫字要大氣一點,將來才能做大事。
」六歲多的孩子肯定不太清楚何謂大事,可是在他們的心目中,只要是大的就是好的,這也就足夠成為其好好寫字的動力。
5、多給孩子一些小小的驚喜
既然六歲的孩子喜歡新的地方,新東西,新成就,不妨給孩子準備一個小小的禮物,一個小小的驚喜,甚至是小小的誇獎。
比如,我家孩子不願意午睡,可是一旦睡著了就不肯起來。
怎麼拖都拖不起來,起床氣愈來愈嚴重。
後來,我們變換了一下,睡了午覺就給十五分鐘遊戲時間;沒睡覺卻閉目養神則可以打遊戲十二分鐘,沒睡覺又吵了人午休就取消電子遊戲。
要是有午睡還可以享受睡醒後的驚喜,比如,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美味的小吃或是最新鮮出爐的沙拉水果等。
慢慢地,習慣了,孩子也就不會再動不動拿不去上學來說事。
6、讓孩子掌握主動權
不少孩子在家本來好好的,可是一旦大人催著要走了,他就像泥鰍一樣跟你玩,一眨眼就不知道躲藏在家裡的哪個角落。
我家孩子也是其中一位,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喜歡上學前捉迷藏的小一生。
常弄得人仰馬翻,最著急時,我曾衝著他吼叫:再這樣故意拖延上學時間,我和爸爸就最遲去接你回家!猴精一樣的娃卻樂此不疲,每天出門前就像打仗一樣。
後來,我們把主動權和時間管理權乾脆統統交給他,結果奇蹟反而出現了。
我家孩子在班裡英語稍好一點,英語老師便讓他喊「Stand up」和「Sit
down」。
有不少同學很羨慕他,稱他為「英語班長」。
受此啟發,我們便讓孩子自己在上學前喊「Attention!」。
開始時我們希望是在鬧鐘響了後,或是父母提醒該上學了,由孩子喊口令。
不料,才實行幾天時間,這孩子反而會早早穿衣、洗漱,吃完早飯連鬧鐘都沒有響便開始嚷:「Attention!」。
這時的你就只有偷著樂的份了。
7、引導孩子交上新朋友
學齡越傾向於形成小圈子,能交上新朋友,再枯燥的環境有了同伴也會過得開心。
很必要要引導孩子交上朋友。
家長們可以自動自發多在一起活動,自然而然孩子們也就慢慢熟悉。
我家孩子前面交上的好朋友都來自於我們幾個走得較近的家庭。
留意一下,你就會發現,如果你說,朋友們都在學校等著你呢,上學前喜歡磨蹭的孩子,也會自動加快動作。
不信,可試試。
前提是孩子確實自認為在教室有好朋友。
二、向孩子傳遞正面的情緒
康奈爾的心理學家H·S·利德爾和A·V·摩爾發現,哪怕是一丁點的不愉快情緒,如果不斷地單調重複的話,也會誘發EII病,即官能性疾病,又為情緒誘發病(Emotionally
InducedIlness簡稱:EII)。
這也是解釋了為何有些孩子一到上學期間便是各種各樣的不舒服,卻查不出真正的原因。
也就是說有不少孩子甚至可能會患上「不想上學的官能性疾病」如肚子痛、頭痛等(見下圖)。
有些家長可能會責怪孩子偷懶故意說身體不舒服,殊不知極有可能是情緒方面出現了問題而誘發的病症。
圖源自約翰·辛德勒博士的書《情緒是健康的良藥》(How to Live Every Day Happlily)
作為六歲孩子的家長,我們最不需要做的是被孩子的種種看似挑釁的行為所激怒,不要將不愉快的情緒如憤怒、憂傷、恐懼、氣餒、悲痛和不滿傳遞給孩子。
而我們更需要傳遞的是希望、鼓舞、鎮靜、友愛和關懷。
不管如何,六歲的孩子可能會比五歲時更調皮,更難以管教一些。
可是,正如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四十年來的研究所總結的:「一個孩子的行為和表現越是不值得誇獎和嘉許,他越是渴望和需要你的誇獎和嘉許。
因此,越是在六歲艱難之中掙扎得厲害的孩子,越是需要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保證,你愛他。
」只要我們認識到六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徵,不要以大人的嚴格標準來要求他們,給他們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也許你慢慢就會發現那個令人頭痛的孩子居然成為了喜歡上學的好孩子。
接送孩子上幼兒園,該聊的和不該聊的
不少父母都發現孩子有牴觸幼兒園的情緒,而自己還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有效的引導。其實,想有效引導孩子,不需要那麼多時間盯住孩子給她講大道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段,便可以是一次高效的親子溝通機會哦!今...
接送孩子上幼兒園,該聊的和不該聊的!(轉給家長)
不少父母都發現孩子有牴觸幼兒園的情緒,而自己還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有效的引導。其實,想有效引導孩子,不需要那麼多時間盯住孩子給她講大道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段,便可以是一次高效的親子溝通機會哦!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