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網」低齡化,刷爆你銀行卡的還可能是你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觸網」低齡化,刷爆你銀行卡的還可能是你的孩子!

據調查,當前兒童「觸網」年齡越來越小。

超23%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上網30分鐘以上;部分孩子3歲開始使用QQ和微信;7歲,9.9%的兒童使用QQ,15%使用微信;到了12歲,擁有QQ(87.9%)、微信(69.7%)的兒童比例均超過一半。

1

兒童上網都做什麼呢?

5歲的童童,總會拿著媽媽的手機玩微信,和家人視頻聊天。

還會點開朋友圈的視頻觀看。

還和媽媽的朋友發表情包斗圖。

童童的媽媽很是憂傷,因為總是無緣無故發現童童和微信好友的聊天。

6歲的明明是一名王者榮耀的玩家。

菲菲還說到,只要運氣好,五殺隨便拿。

所以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隊友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7歲的菲菲還點進媽媽的手機淘寶。

平時她總會看著媽媽淘寶買東西,對網上購物流程大致了解.

再加上她已經認得一些字,搜索「芭比娃娃」,為自己選購了一套芭比。

快遞小哥給菲菲的媽媽打電話,通知去樓下去快遞。

拿到快遞的媽媽滿臉驚愕,菲菲則是欣喜若狂。

2017年2月,10歲孩子在網上玩遊戲刷掉媽媽的1.7萬元。

2016年12月20日,湖南瀏陽市澄潭江鎮洲田村的孩子齊齊在爸爸手機上下載了多款遊戲,瞞著大人花錢充值、升級會員、購買遊戲裝備。

花了3萬元。

2016年8月1日上午,湖北省黃石市市民汪女士到銀行取款時發現卡里2萬塊錢沒了。

原來是汪女士的兒子亮亮用媽媽手機里綁定的銀行卡買遊戲點卡。

2

值得注意的是,據調查顯示,兒童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也越來越早。

部分孩子3歲開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歲,9.9%的兒童使用QQ,15%使用微信;到了12歲,擁有QQ(87.9%)、微信(69.7%)的兒童比例均超過一半。

其實,大多數兒童學會上網都是無師自通。

多數孩子都是在日常生活里無意間接觸到了網際網路。

比如,身邊的父母在玩手機時,孩子搶過去,在上面「探索」一番;或者是父母在玩手機,孩子在旁邊默默地看著。

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根本還在於上網的門檻越來越低,以及網絡的日益普及化,再加上網絡和生活的交融度越來越明顯。

3

10後的時代來了!這讓90後的大叔和阿姨情何以堪!

95後表示小學六年級QQ基本全班普及(電腦課教如何註冊),初中第一天交換聯繫方式要到了全班的QQ。

不過那時候有手機的不到一半,網購基本沒人用(可能根本沒人用)。

93、94的表示初中才申請的QQ號。

那個時候大家還都沒手機,接觸電腦的機會也不是特別多,所以QQ基本處於閒置狀態。

聯繫某個同學會撥打家裡的座機。

4

教育學上早有研究,孩童的學習基本都是依靠模仿來完成的。

小孩會上網,要麼是對父母行為的模仿,要麼是根據網絡「反饋」信息的指導來模仿。

還有就是現如今的影視劇、動畫片乃至新聞里大量與網絡聊天、購物、遊戲有關的內容,都會讓小孩過早地受到「啟迪」。

網絡是把雙刃劍,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降低網絡的對兒童的負面影響:

家長要有明確的管理意識。

同樣是上網,早教、學知識固然很好,但如果只是任由孩子在網上消磨時間就不好了;

家長對孩子玩遊戲要有引導性。

孩子在網上玩遊戲不要惱羞成怒,只是要引導孩子去玩益智開發類遊戲,不要讓其沉迷於一些暴力類遊戲。

畢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和性格是很重要的;

家長要有耐心。

在與孩子接觸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可以是陪著孩子一起做遊戲,可以是給孩子講故事,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觸網」低齡化,這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誰也無法逃避它,也沒有必要拒斥它。

我們能做的,就是承認這種現象的客觀合理性,並且用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孩子使用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觸網低齡化不可忽視

近日,有關機構發布《兒童安全上網指引報告》,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年齡低於10歲的網民已超過1800萬,未成年人上網人群已經過億,去年就有56%的兒童初次觸網年齡低於5歲。(6月2日《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