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易模仿的10個壞習慣,現在改還來得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巾幗擔當 ,建功立業

解放思想 ,實幹興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一面「鏡子」,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較、當著孩子宣洩不滿、當眾批評孩子、做事拖拉……

你可能沒注意到,孩子正在模仿和學習你。

為了孩子,這10個壞習慣趕快改掉!

-1-

自己勤儉,對孩子卻大手大腳

● 害處:有的家長省吃儉用,對孩子卻出手大方,以為這樣是愛孩子。

可除了讓孩子學會奢侈、不懂回報和付出、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反倒不能讓孩子明白一些他該學會的品質,如節約、有計劃的支出等。

● 改變方法:愛孩子不是給他昂貴的東西,而是給他合適的。

從小教會孩子理財,懂得感恩和回報、明白節儉的道理,才是給孩子最好的。

-2-

沒有禮貌

● 害處:家長平時「出口成髒」,或者總做些沒有禮貌的事情,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

在長期的模仿中逐漸把這些舉止變成自身行為的一部分,成為一個沒有禮貌的人。

以後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上,還是在學業、事業上,沒有禮貌都將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 改變方法:審視自身的行為,爭取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人。

在教育孩子上,言傳、身教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3-

帶著孩子看電視/玩遊戲

● 害處:有些家長喜歡帶著孩子一起看電視、玩遊戲,因為這樣既能照顧孩子還能自己娛樂,兩不耽誤。

但是很多電視節目並不適合孩子觀看,而且電腦的輻射對孩子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很不利。

● 改變方法:給孩子看的電視節目一定是要適合孩子的發展階段的、內容健康的,而且小孩子玩電腦、看電視的時間也要嚴格規定。

最好用親子遊戲等來取代。

-4-

不愛運動

● 害處:這是大多數家長的通病,口口聲聲要孩子多運動運動,可你卻總是下班回家葛優癱,吃完飯各種攤,在孩子眼裡,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你自己又不去。

● 改變方法:平時儘量抽時間帶孩子多做運動和遊戲,給孩子養成一個愛運動的好習慣,既鍛鍊身體又培養親子感情。

-5-

過於愛護孩子

● 害處:你心疼孩子,所以什麼也不讓他做,但這樣實際上就是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讓他沒有學習的機會,得不到鍛鍊。

孩子因此就很難學會照顧自己的技能,同時出現依賴的思想,變成一個「懶惰」的小孩,將來也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改變方法:給孩子一些自主的機會,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給他分配一些事情,讓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也讓他學會該有的能力。

孩子動手是學習最有效的途徑,過於愛護孩子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6-

脾氣大,隨時發

● 害處:當著孩子面亂發脾氣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情緒,不利於心理建設,也會讓孩子變成暴躁的脾氣,不能很好的管控情緒。

● 改變方法: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實在沒辦法控制,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爆發,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7-

當著孩子宣洩你的不滿

● 害處:工作有壓力了、朋友間有誤會了、夫妻間出現爭執了,你都毫不隱瞞地向孩子傾訴,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對。

這樣做不僅解決不了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的負面情緒,同時也讓他慢慢學會找別人的毛病,而不能審視自身的錯誤,學會錯誤的處理事情的方式。

● 改變方法:你可以用公正的態度向孩子述說,告訴他生活中有不美好的事情,但是別指望孩子替你解決,你也要儘量試著給孩子更積極的印象。

-8-

說謊

● 害處:有時候,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說謊,甚至為自己的謊言沾沾自喜。

這一切,看在孩子的眼裡,會是什麼樣的?

首先,孩子會覺得說謊不是錯,那麼他也可能擁有這種「品質」;其次,會讓他因不解,而對父母的認識產生偏差

● 改變方法: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諾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無論孩子在不在場,都爭取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9-

做事拖拉

● 害處:有些家長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這樣的做法延續到孩子身上,容易讓孩子也沒有時間觀念,對不守時、遲到之類的不良事件都沒有正確的認識,日後就很容易出現類似的問題。

● 改變方法:從小給孩子灌輸時間觀,讓他們了解時間重要性。

平時做事一定要按計劃進行,嚴格按規定時間完成,不要總是「來日方長」。

-10-

不遵守交通規則

● 害處:看看左右無人、無車,就隨意亂闖紅綠燈,這樣不僅威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讓孩子不重視交通規則,存在僥倖的心理。

沒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無論出門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險。

● 改變方法:不論是否帶孩子出門,都要遵守交通規則。

平時也儘量告訴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告訴他,這樣做實際上是在保護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毀孩子一生!趕快改掉這12種不良的言傳身教!

1、自己勤儉,對孩子大手大腳【害處】有的家長省吃儉用,對孩子卻出手大方,以為這樣是愛孩子。可除了讓孩子學會奢侈、不懂回報和付出、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反倒不能讓孩子明白一些他該學會的品質,如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