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父母孤兒院」,你的孩子是否會「領養」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時候,父母面對調皮的孩子束手無策,想方設法的想把孩子「調教」成自己心中的好孩子,那麼,在父母這麼想的同時,孩子是不是也想著,如何能夠自己選擇,一定要挑選自己心中的完美父母呢?

近幾年教育類真人秀層出不窮,有些節目甚至把頑劣的城市孩子送到農村去與農村孩子「互換人生」。

對於兩個孩子,都將在不同的家庭中和新爸爸新媽媽生活一段時間。

芬蘭的一則公益廣告短片《孤兒院》,也向人們展示了這樣的遐想:

如果可以選擇父母,那麼孩子能選擇到正確的父母嗎?

這個廣告只有短短的一分三十秒,沒有太多複雜的情節。

影片中,一對姐弟來到了孤兒院,這所孤兒院不是普通的孤兒院,而是「父母孤兒院」,就像父母領養孤兒一樣,這對姐弟也準備領一對父母。

櫥窗中所有父母都可供挑選。

他們開始一組一組的面試過去,根據父母的表現來選擇心中理想的那組。

那麼,哪組將成為他們的新父母呢?

看過這則短片的人,對結局感到非常震撼!這個結局有著「歐亨利式的結尾」,即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則公益廣告到底對我們家長有哪些啟發。

不要總盯著孩子的問題

請把目光放到家庭上尋找根源

這則短片是芬蘭的公益機構所拍攝。

在芬蘭,酗酒已經是芬蘭人的頭號殺手,無數人因為酗酒而自殘,家暴,導致家庭破碎,孩子無家可歸。

這個機構從1986年一直致力於幫助因父母酗酒而受到傷害的芬蘭兒童。

短片《孤兒院》希望讓大家認識到酗酒的傷害,以及對家庭、孩子會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不僅是酗酒,如果家庭的教育中心都只壓在爸爸或者媽媽一個人身上,那麼這個家庭離破碎也不遠了。

如果一方只忙著工作,完全不顧家庭,那麼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另一方的重任。

而夫妻二人之間缺乏交流,那麼所有的希望都壓在了孩子的身上,不僅大人會開始焦慮,孩子也會因為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產生壓力。

而長此以往,兩個人之間的紐帶只剩下了孩子,常常拿孩子來說事。

孩子何其無辜,成為父母之間的「夾心餅乾」,他又能從哪裡獲得安全感呢?

很多孩子學習差,脾氣不好,原因大多來自家庭,父母給不了足夠的安全感,孩子便會以這種形式來獲得父母的注意和關心,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當你對孩子不滿意了,先別急著找孩子的問題,根源往往是出現在家庭上,或者是你自己身上。

想想最近家庭成員的關係或是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孩子的思想和所作的一切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當父母想要改變孩子時,其實孩子也想改變這個家庭所營造的環境氛圍,給他心靈帶來的微妙變化。

不可忽視與生俱來的連接,夫妻互動模式給孩子帶來影響

現在來看看《孤兒院》短片里前面三組父母所營造出的家庭氛圍:

第一組父母,爸爸在看書、媽媽在打掃衛生,他們看上去很有教養;

第二組父母,正在就餐,歡聲笑語;

第三組父母,樹下散步,媽媽很漂亮,爸爸看上去很有愛;

這三組父母在孩子看來是非常有愛的,母親溫柔,父親和藹,看向孩子的目光中有著希望和愛。

但是到了第四組父母,媽媽在酗酒,爸爸在大吼大叫,家裡亂七八糟,和前面的三組家庭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充滿著負能量,孩子的眼中也是恐懼和不知所措!

家庭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夫妻倆相處中的互動和情緒,都會向孩子傳遞信息。

根據兩個人的情緒狀態,孩子會迅速做出調整和反應,以此來回應父母。

例如,如果父母生氣時問孩子問題,那麼孩子肯定是膽怯的回答;如果父母今天心情不錯,跟孩子說話時語氣自然比較輕快,孩子也會更加輕鬆,甚至有時會調皮一些的回應父母。

在小時候,父母一直是孩子的目標和榜樣,他們打從心裡認可父母……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爸爸說……我媽媽說……」

長大一點以後,老師也是他們所崇拜的人,慢慢也加入了「老師說……」,這種行為來自孩子潛意識的認可。

孩子非常渴望和父母做一樣的事情,因為潛意識認為,這是我們之間的紐帶,我們是一起的

如果夫妻之間的相處方式是彼此責怪,互相仇視,那麼孩子從你們互動中得到的感受就是非常分裂的,因為爸爸和媽媽都是他最親密的人,他不知道該覺得誰是正確的,久而久之,孩子在家裡更加不會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如果父母在面對負能量時能夠及時的調整,在孩子面前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那麼孩子也會跟著學,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

孩子經常會無意識的去模仿父母,不管是社交還是互動,都會根據父母來做出相應的應答。

父母是有禮貌的,那孩子肯定不會是熊孩子;父母從不釋放負能量,很樂觀,那麼孩子肯定也一定是非常樂觀開朗的。

對每一個孩子來說,沒有什麼地方比「家」更能帶來歸屬感和安全感了。

所以,一個足夠溫暖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將是一生的安全感,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家裡總是最溫暖安全的港灣。

源自於傳邁傳媒

傳播能量,邁向遠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

有時候,當孩子不聽話難以管教時,父母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進行回爐重造。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能夠自己選擇,他們還會選擇你們嗎?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他憑什麼選你?

當你想方設法改變孩子時,其實孩子也很苦惱,甚至有想過重新選擇出生,以擁有符合他們心意的父母。最近一則芬蘭公益短片《孤兒院》刷爆了朋友圈,視頻的結局讓人十分悲傷!孩子和自己最不喜歡的父母回家了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

前段時間,一則芬蘭公益廣告短片《孤兒院》又引發了熱烈討論。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孩子們能選擇到正確的父母嗎?公益廣告短片只有一分三十秒,沒有盪氣迴腸的感人故事和詳實呈現的生活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