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君專欄:孩子愛吃手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總愛吃手,把指甲都啃沒了,怎麼說都沒見效果,該怎麼辦呢?

孩子愛吃手怎麼辦?

問=12位家長

答=正君

家長

孩子四年級了,總愛吃手,怎麼辦?

正君

不准吃?

不准吃會吃得更厲害。

孩子缺乏安全感,就會有各種怪癖,我們要做的不是制止孩子的這種怪癖,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給予孩子愛和自由,既有溫暖的陪伴,又有足夠的自由玩耍時間,僅此就足夠了。

孩子的各種自由玩耍會治好自己的很多「毛病」。

有個企業家有吃手的怪癖,手都吃殘了,這樣的成年人,就像錢文忠教授說的大學裡的那些能把《十三經》倒背如流卻口吃的大學者那樣,一輩子都沒有安全感,內心深處充滿恐懼和自卑,人生一世,難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這都是錯誤的家庭教育害的。

家長

愛吃手也可能是焦慮啊,我同事的孩子,咬手指咬出真菌感染要做小手術,可是媽媽還是要求他堅強。

跟我同事相處就知道,她對人對事要求太高了,孩子長期在她的高期待下,焦慮不安。

我聽過她出差途中跟孩子的對話,全篇都是你跑步第幾名啊,你表現怎麼樣啊,其他同學有沒有拿獎啊,聽得我憋了半天,她是上司,又不能說。

正君

焦慮的背後隱藏著恐懼、怨恨和不自信。

家長對孩子的各種嘮叨,各種控制,各種打擊和壓迫,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孩子。

家長

孩子做手術過程一點都不哭,還要媽媽全程錄像,看他多勇敢。

然後麻藥過後邊寫作業邊哭。

正君

好變態啊!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在溫暖的懷抱里哭個夠?得了第一名,考了高分,為了大人的私慾而「表現好」,卻丟了身心健康,這樣的第一名,這樣的高分,這樣的「表現好」,有什麼用?好心疼這個孩子啊!

家長

問題是我同事完全沒意識到是她的問題,還說是孩子的壞習慣終於等到了懲罰,

愛咬指甲的毛病終於被教訓了。

小肥陽全程很堅強還要求錄像,為娘錄得太認真差點暈血倒地。

這會兒麻藥過了,忍不住疼眼淚汪汪寫作業。

正君

我忍不住流淚了。

很多穿西裝的野人,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他們只是為了自己內心某種隱秘的變態的慾望而「教育」孩子。

這種隱藏的慾望,他們自己不願意自省和直視,很多人也沒有自省的能力,他們往往把自己內心深處隱藏的怨恨、恐懼和自卑投射在孩子身上,而自己卻不知道。

家長二

我們家的也經常咬,特別是看書的時候,怎麼說他都不聽,打也沒用。

正君

因為打,所以沒用。

但是打,卻讓我們大人有快感,懲罰肉體的快感,能平衡我們內心的一部分怨恨,然而我們卻只會繼續失望,因為我們對自己缺乏愛和自信。

家長三

我家沒打過,只是罵過,跟她舉例子說咬指甲的後遺症,以後會怎樣,但也沒有用,以前不知道哪裡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孩子不自信和內向造成的。

家長四

我們家也咬手指頭,我要自我檢討。

正君

為什麼各種方法都沒有治好孩子的怪癖呢?我們家長只要拿出一丁點兒時間反思自己,局面也許就會有改善。

幼兒吃手太正常不過了,口欲期啊!四年級了還這樣而且比較嚴重,那是口欲期延長,是家長的壓迫造成的。

整個小學階段偶爾吃手和咬指甲都是正常的,如果情況非常嚴重,那是缺乏安全感。

我們大人不提醒,孩子的狀態反而會越來越好,而反覆提醒,只會強化孩子的這個行為。

而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除了反覆嘮叨和控制,就不知道該幹什麼了,這樣的家長,在很早的時候就迷失了自我,只有想辦法控制孩子,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若不這樣做,就發現不了活著的意義,也體驗不到存在感。

人生短暫,我們只有活出自己,才能給予孩子正面的、積極的影響。

孩子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家長會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修復一次自己的童年。

家長五

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在群里不好意思說!我兒子愛摸小雞雞,上課、看電視、做作業都有這樣的現象,好像吃了鴉片樣有癮,隨時一隻手放在嘴裡吃著,另一支手就摸小雞雞,咋說都不聽!老師,這種現象又說明兒子什麼情況,我又該怎樣去幫他呢?讓我頭都大了!讓你見笑了哈!

正君

推薦看看《夏山學校》或者翻看尹建莉老師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之前尹老師專門寫過一篇孩子愛玩小雞雞如何應對的文章。

你如果覺得在群里說說這個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的那個現象也會慢慢減輕很多甚至消失,這很神奇。

家長六

正君老師,我們家小孩是從4歲多開始看別的大孩子咬指甲學來的,到現在五歲四個月了還在咬,我也是由以前特不能接受她這她這行為,粗魯干預過,不但效果不好還加重了,我現在心態比以前放輕鬆很多,儘量不管她,希望她自我修復,可不知道路要有多長?

家長七

說的太對了,你所說的那個很多家長就包括曾經的我,現在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才是大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孩子啃指甲、咬筆,自從我不關注後,已經有所改善,以後我更不會把它當回事了,謝謝老師!

家長八

孩子愛吃手,原來這麼多人在關注和思考。

我家寶貝高中三年很嚴重。

每次看她,我都會看她的指甲,指甲咬沒了,我心裡很難受,也很擔心。

一次次跟她講,總不見效,也生氣過,但無濟於事。

先生說,這是她自卑的表現,我就覺得更加嚴重,更不知該怎麼辦了。

這幾乎算得上寶貝總是答應我們但唯一沒有做到的事。

寶貝小時候活潑、積極、陽光,高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學習壓力。

而且她認為自己與同學的交往也有問題,她認為成績優秀的同學呈現出精緻的利己主義,對學習之外的事不太關心,對學習不好的人不在意。

寶貝感覺自己周圍沒了真正的夥伴,感覺被排擠,所以壓抑自卑。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每個現象背後都有複雜的原因。

孩子需要自我治癒,我相信時間是一劑良藥。

寶貝現在讀大二,咬手自然沒了。

家長九

我家姑娘小時候也有兩件令人生氣的事,一件是尿床,從一歲到三歲經常尿床,每次尿床了我和她爸都非常擔憂,不知道是哪方面出了問題,但我們兩個人都沒有打罵或責備她,只是發現了就正常地和她一起收拾換洗,再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就不尿床了,很奇怪。

還有一件就是一面吃手一面捏肚臍眼,我們也沒大責備好,就是悄悄關注而已,一年多後這一現象自然就沒有了。

現在想想幸虧當時我們大人沒有為此而責罵孩子。

正君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我們大人想像出來的。

不當回事,真的就不算個事兒,越當回事,就真的是個事兒了,而且越來越是個事兒了。

家長十

很多精英父母,是以一種穩定的人格力量在撫養孩子,而不是各種技巧,技巧會因為有穩定的力量而更好。

正君

您說得很深刻,佩服!

家長十一

積極心理學講,過去我們心理學都在關注人的負面問題,其實那沒讓人變好!過去一百年由弗洛伊德等控制著的心理學,讓人從-8分變成-3分,從很糟糕變成次糟糕。

正君

精神分析心理學也一直在發展著,後來有很多大師在完善並補充著這個博大精深的體系。

弗洛伊德是「冷峻的父親」,後來的溫尼科特(兒童精神分析心理學家)是「溫暖的母親」,再後來的科胡特(自體心理學創始人)似乎是兩者兼有。

家長十二

有一年我在軍體院,晚上去公共廢棄澡堂洗澡,害怕得很,一位仁兄跟我說,哥們,別怕,這裡軍人那麼多,陽氣足,牛鬼蛇神誰敢來,這樣一席話比啥心理學都管用。

危險是一種客觀,恐懼是一種主觀,有智慧則可分清這兩種。

大家討論孩子問題,是否想想自己陽氣不足。

我崇尚西方的辯證精神,但我們的根是在於東方智慧,陽氣足、氣壯、深沉、大氣,孩子就會被這種氣場滋養。

小孩子都是純陽之體,啥都不怕!現在孩子都是圈著養,如同困獸,能陽氣足而萬物蘇麼?能不會有各種問題麼,違背了自然規律。

我見老外的孩子,每次跟他們打交道,陽氣足得很,他們充滿自信,怪不得叫洋(陽)人(開個玩笑)。

正君

你的仁兄的那句話是很好的心理暗示。

和正能量的人交往,很多良性的經驗會內化到我們的人格,對我們的人生有積極的影響。

小時候聽一個大人說,早上起來看日出,日出之時,往手心哈氣,再往額頭上扶,連續三次,陽氣就有了,心裡的害怕就少了,當時覺得這個方法很不錯。

直面陰氣,陽氣也就慢慢來了,很多家長陽氣嚴重不足啊!其實是可以想辦法慢慢修復的。

心理學中的愛恨情仇就像一幅太極圖,道家的老子說:「負陰而抱陽。

」只要敢於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慢慢學會深度自省,我們在走向圓滿的路上,才會走得更順。

「自知者明」,自知,會讓我們早日接近光明的彼岸。

認識了自己,也就認識了這個世界。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

請轉發到朋友圈、微信群

—·END·—

歡迎微信公眾號獲得免費授權(微信:yjlgzs2015)

親愛的讀者朋友好,微信公眾號「尹建莉工作室」目前設定五個欄目:

■「尹言」——尹建莉老師的個人文章、經典視頻。

■「尹答」——尹建莉老師專門回答各位網友的問題,有問題的可在微信公眾號內留言,工作室助理將把大家的問題定期收集,由尹建莉老師解答。

大家的提問可能較多,不能一一答覆,敬請諒解。

■「尹薦」——尹建莉老師為大家推薦一些好書、好音樂、好詩歌、好的生活方式等。

■「正君專欄」——一線教師正君老師專欄。

■「育兒小辦法」——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育兒小辦法】嘗試以媽媽的角度將育兒過程中的小事展現出來,通過小事的解決小辦法,輔以點評,希望可以給到媽媽們一點啟發,更容易理解並實踐尹建莉老師的教育理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尹建莉:孩子口吃怎麼辦?

孩子口吃怎麼辦?問=孩子媽答=尹建莉孩子媽尹老師:您好!我是您的忠實讀者,喜歡看您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現在遇到一些困惑,想向您求教。我的兒子今年八歲了,小時候他口齒伶俐,說話詞語豐富,可近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