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想科學育兒,又怎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科學育兒其實是一種信仰,本質上是對科學的信仰,它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世之行。
你若不想改變,上帝也無能為力。
接到一個諮詢電話,說自己酗酒專制而且極度自我的父親與住在一起的弟弟天天嚴重衝突對抗,老人高血壓心臟病,弟弟經二十七八歲了不工作不戀愛,整天無所事事,與父親嚴重衝突後就可以離家出走六七天。
父親和弟弟都是那種很固執不聽勸的人,這樣下去很擔心他們會演變出悲劇,問我能否受理這個諮詢。
我問,他們本人可有求助意願?答,均無。
我說,那就超出我能力範圍了,事實上,對於成人的諮詢必須建立在本人自願的基礎上!這位姐姐問,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我說,我真的沒有。
事實上心理諮詢不是萬能的,心理諮詢師不是上帝。
我們有太多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比如說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科學育兒,避免發生類似悲劇,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作為一個從事了十幾年心理分析與輔導工作的人,很高興得到從小學到大學,從企事業單位到國家機關等各種教育階段、用人單位的認可,受聘為各種「唯一」的心理顧問、心理健康導師。
在大量的心理諮詢實踐中反覆驗證了心理學的那條經典規律:一個人成年以後的所有心理與行為問題在童年都可以找到答案,原生家庭特別是父母的影響決定了每個人的一生。
中國人的重要傳統之一就是極其重視子女的教育,兩千年前的典故孟母三遷就很有代表性。
然而更為常見的就是教育的目的更多是要求孩子具有高度的服從性,在家孝順,在外忠君,同時應該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至於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則是一個近二十年才逐漸為人所知,慢慢被人了解認可的一個教育觀點。
如今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更通行的說法是科學育兒,強調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
我的個人經驗,70後之前的家長普遍不了解不重視科學育兒問題,80後父母則開始有所了解,開始初步形成一定共識的則是85後的(特別是大學以上學歷者)家長。
然而,新生事物就是新生事物,更多的家長要麼是對所謂科學育兒嗤之以鼻,要麼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心情不好時忘掉的狀態。
真正說到做到並且長期堅持的家長恐怕是少數派。
你是其中之一嗎?
早有心理學的研究結論:心理健康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普遍成績更好,人際關係更好,更健康,社會適應能力更強,婚姻情感關係更穩定更和諧,幸福感抗挫折能力更強……然而,幸福永遠是稀缺品,二八定律始終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
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更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源自培養絕非天生。
太多人問我三個問題,在此一併回答。
第一,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育兒?
根據百度百科,科學是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科學是對已知世界通過大眾可理解的數據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為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
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中,科學不敢說是對人類有最大貢獻的知識,但肯定是危害最小的,除非是偽科學。
以醫學為例,原始的巫醫和精密的納米醫療技術,你會選擇信任哪個?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赤裸裸的巫術,而是偽科學,譬如幾十年前一度盛行的打雞血強身健體技術。
所以科學育兒是建立在心理學、教育學、營養學、護理學、醫學等多個學科基礎上符合人的發展自然規律的綜合性知識體系,不僅保含著理論知識更側重於實踐技能。
我自己的育兒知識體系就含有過往所做的大量心理諮詢個案的經驗與反思,其中太多是對所謂中國育兒傳統理念的批判和對流行的育兒偽科學的駁斥。
第二,我自己的爸媽當時不懂科學育兒,我現在也不差啊,也很有錢啊?
你育兒的動機或者說目的是什麼?我們身邊有太多父母甚至可能你自己的父母都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養兒防老,讓孩子替你實現自己夢想的心態進行育兒。
所以,在資訊未開的時代,他們只知道父母是怎樣做,身邊人是怎樣做,更可怕的是我們總在無意識中把自己童年所經歷的父母教養風格運用在自己的育兒過程中,實現了教養動機與行為的代際傳遞,這也正是心理問題代際傳遞的根本原因。
簡單來說,科學育兒培養出的多半是健康的自戀者,他們具有反思與接受批評建議的能力;而不科學的育兒培養出的多半則是不健康的自戀者,他們自卑或者自大,固執而敏感(事實上是偏執),缺乏反省能力,對外界的批評建議具有敵意。
所以,也許後者也能事業成功,但基本上是大成大敗,沒有可持續性。
至於前者,多半會成為具有相對而言幸福感最強的中產階層,事業成功後也多半可以長期而穩定的經營下去。
現在有錢不表示可以一直有錢,不表示可以跟你一樣風格的人也有錢,也不表示財富以外的方面你都出色甚至是合格,事實上以金錢作為人生唯一評價標準的人多半家庭生態容易出現問題。
第三,現在的孩子養個孩子為啥要這麼講究?我不聽你們科學育兒那一套孩子現在也沒什麼問題啊?
根據我的個案經驗,一個孩子是否是科學養育出來的,在下面五個階段最容易區分:三歲、七歲、青春期、高考、婚戀時期。
不是說經過科學養育的孩子不會有問題,而是問題機率少、程度輕、即便是出現問題也不難解決。
相反,越是採用譬如傳統的專制暴力或者溺愛驕縱等錯誤的育兒模式養大的孩子,在上述五個時段越容易出問題、甚至是嚴重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即便是得到所謂的解決,也往往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些年來,我處理的青少年吸毒、酗酒、網癮、逃學、性混亂、適應障礙、考前焦慮、迴避型人格等等各種極端案例無一不是如此。
在社會轉型,社會學專業術語是社會解體的時代背景下,身為人父人母的75—95年齡段者自身比更年長的家長們更多焦慮抑鬱躁狂類的情緒,承受更大的社會競爭壓力和生活壓力,面對更多的刺激誘惑,他們在育兒時更缺乏耐心更多功利思想更多負面情緒。
在普遍性的食品不安全、添加劑、激素超標和網絡時代中成長的孩子,身心更加早熟,更容易缺乏自控力,更加不認可強加的規則。
如此,科學育兒成了一個只有少數人可以長期秉行並且收到成效的理念行動。
是的,科學育兒其實是一種信仰,本質上是對科學的信仰,它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世之行。
科學育兒可以讓孩子一生更少痛苦,更多快樂,更容易成功,婚姻和人際關係更加和諧。
事實上,科學育兒是讓家長更少麻煩,更少代價,讓社會更少衝突,更加融洽的必要條件。
在選擇性注意的本能局限下,我們都在潛意識的支配下尋找可以用來支持自己觀念的人事物用來作為證據,而迴避無視與自己觀點向左的一切,甚至直到無可逃避之時仍然堅稱自己是對的。
這不正是人類的可笑之處?
那麼,你是科學育兒嗎?
青少年心理輔導 獨生子女存在的五大心理
青少年心理輔導一直都是很重要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但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確實是存在的,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問題讓人很擔憂。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獨生子女存在的五大心理通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