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病」導致婦女死亡,昆蟲是如何傳播病毒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山夕團隊 唐媛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近日,日本一名女性去年在救流浪貓時遭到咬傷,並於十天後死亡。

該婦女死於以蜱蟲為媒介的病毒傳染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

SFTS俗稱「蜱蟲病」,發熱病症包括發熱和多器官衰竭,伴有血小板和白血球減少的症狀。

蜱蟲(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說起病毒,它沒有細胞結構,是最簡單、最小的生命形式。

專性寄生性使病毒必須藉助於其它生物的活細胞才可以完成增殖,因此病毒有了生命和非生命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病毒雖小,但對動物、植物和人等大生物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病毒(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除了蜱蟎可以傳播病毒外,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是病毒傳播媒介是蚊子。

因此,以蚊子為例,我們來講講病毒是如何通過這一系列的病毒傳播媒介傳播的。

蚊子傳播病毒的發現

20世紀初,人們就已經知道很多動物、植物的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黃熱病、腦炎、流感、脊髓灰質炎、狂犬病、馬鈴薯退化病、黃瓜花葉病、小麥花葉病等。

同時,對這些病害在自然界的傳播途徑開展了研究,1900年發現昆蟲能傳播病毒病。

1899年古巴流行黃熱病,細菌學家里德(Reed)帶領一個美國研究小組到古巴去調查病因。

當他們排除了其他傳染途徑後,有意識地讓咬過黃熱病人的伊蚊來咬自己,結果他們也患上了這種病,勇敢的拉齊爾(Lazear)大夫病死了。

從而證明伊蚊是病毒的傳播者。

伊蚊是黃熱病的傳播者(圖片來自網絡)

蚊子如何傳播病毒

而在蚊子傳播的各種病毒之中,最典型的便是瘧疾。

瘧疾這種病是由瘧蚊傳染的。

瘧疾又稱瘴氣。

據1935年衛生署的調查,在瘴氣盛行的區域裡,居民血液內有瘧原蟲的占50%,患惡性瘧疾的占72%。

1876年開鑿巴拿馬運河時曾因黃熱病及瘧原死亡無數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

後經昆蟲學家解決了蚊子的問題才得以繼續完成運河工程;1930年遠東熱帶病醫學會的報告指出:泰國每年死於虎口約50人,而死於瘧疾者達五萬人;1936年江蘇皋縣因患瘧疾死亡兩萬人左右。

瘧疾(圖片來自網絡)

蚊子是怎樣把病原傳入人體的呢?

當瘧蚊吸食患有瘧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瘧原蟲(瘧疾的病源)吸進體內。

它們再咬人時,瘧原蟲又從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體內了。

十天以後,瘧原蟲開始在接近皮膚的血管內出現。

它們在患者的紅血球內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蟲,這些小原蟲破壞紅血球並釋放一種毒素。

每個小瘧原蟲又侵入其它紅血球而繼續繁殖,使得病人體內瘧原蟲和毒素越來越多,引起患者發冷和發燒。

蚊子把病原傳入人體(圖片來自網絡)

得了瘧疾的病人首先發冷,全身抖個不停,但體溫表測驗體溫是高的。

大約經過一小時,病人才覺得發燒,這時體溫繼續上升,三、四小時之後開始出汗、體溫下降,再過幾小時病人覺得鬆快,病好象過去了,其實這時小原蟲已侵入新的紅血球,又開始繁殖。

當瘧原蟲再次破壞紅血球而出時,病人又發病而形成第二回合。

除非獲得適當的治療,否則這種發作將有規律地繼續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

瘧原蟲(圖片來自網絡)

瘧疾給人類造成的損失是相當大的,病人身體衰弱,工作效率低,嚴重時還會喪失生命。

目前用藥品已可治療和預防此病,但最好的辦法是消滅傳染這種疾病的蚊子。

因此家中為避免蚊子傳播各種疾病,門窗最好裝上鐵紗或細密的紗布以阻止蚊子飛進。

在房內四壁、天花板及各角落可噴洒滅蚊劑。

床上使用蚊帳,避免睡著後蚊子叮咬。

同時發動群眾翻盆、倒罐、堵樹洞,填平水坑,低地,使蚊子沒有繁殖場所。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夏季蚊蟲叮咬預防和治療妙招

在蚊子中,最可惡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專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里的液汁為食。雌蚊偶爾也嘗嘗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後,非吸血不可。因為它只有在吸血後,才...

種蒜其實也是可以驅蚊的

蚊子的一生經過卵,幼蟲( 孑孓 ),蛹、成蟲四個時期。蚊喜歡把卵產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窪、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澗流水等處;在溫暖的季節里,卵大約三天就可孵化為孑孓並開始吃水裡生長的極小的微生...

昆蟲世界《蚊子》,蚊子有那些危害

蚊子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