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些小動作,暗示缺乏安全感,再不重視影響孩子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歲對孩子來說是個很關鍵的階段,開始從主要依靠父母向外部世界過渡。

所以孩子3歲前的安全感建立很重要。

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應對外面的世界。

但是如果孩子0—3歲之間在與父母緊密接觸的時期,沒有建立牢固的安全感,會讓孩子的性格中充滿了懷疑,不安定,敏感,悲觀等因素,影響孩子一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一切安全感的來源,所以,在孩子0—3歲的時候父母要重視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為人父母后,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如果孩子3歲左右還有以下動作,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引起重視,看看自己是哪方面沒有做好。

1、睡覺時要抓著被子或抱著東西

很多孩子和爸媽已經分床睡了,自己睡覺時總喜歡抓著被子的一角或者抱著玩偶才能入睡。

其實,這說明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睡覺時一定要找個安撫物,來獲取心中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2、總是吃手或咬指甲

孩子一歲半之前喜歡吃手是正常的,因為這個階段正是孩子的口欲期。

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兩三歲左右,還是喜歡吃手或咬指甲,這可能就說明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需要吃手或咬指甲來宣洩自己內心的不安。

3、睡覺時一定要開著燈

身邊很多朋友晚上睡覺一定要開燈,說不開燈沒有安全感。

同樣的孩子也是如此。

一般孩子到了3—5歲都會和爸媽分開睡,不管孩子是單獨睡一張床還是自己睡一間屋,如果他總是要開著燈才能睡,就說明孩子很沒有安全感。

家長要知道開燈睡覺對孩子是有危害的,媽媽一定要多安撫孩子,讓孩子儘早改掉開燈睡覺的習慣。

如果孩子三歲左右,有以上動作,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了,家長不要大意了,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內心發育。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牢固的安全感:

1、孩子0—3歲的這個階段,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爸媽親自照顧,別把孩子丟給老人。

2、平常和孩子多多進行肢體接觸,多和孩子說我愛你,多和孩子溝通,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3、夫妻關係融洽,家庭氛圍和諧,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相反的如果夫妻兩人經常吵架,孩子就會變得敏感,沒有安全感。

你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