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課堂:孩子的習慣養成,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葉聖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實際上,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

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

那麼,作為老師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首先,要了解幼兒,提出合理、簡明的要求。

對幼兒來說,即使是達到極其簡單的要求,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所以在提出每一點要求之前,教師要經過周詳的考慮,做到要求合理。

怎麼才可以知道要求是不是合理,不是憑空想像,不是一切遵循傳統做法,而是根據幼兒發展規律,根據平常的觀察還有來自家長的信息。

比如關於上課的習慣,我們可以要求孩子「上課的時候安靜坐好」,但我們知道孩子的注意力只有5—10分鐘。

當我們看到孩子沒有坐好,我們不指責孩子也不強硬地要求孩子坐好,而是讓孩子在不同活動之間有機會放鬆,把精力釋放出去再做下一個活動。

我們知道孩子一次接收太多信息很難全部吸收,所以我們不要一次向孩子提太多要求「上課要有秩序,安靜地坐好,別人說話的時候認真聽,想上洗手間要舉手……」而是剛開始先告訴孩子們「小屁股黏在小凳子上」,等到孩子們習慣了再提下一個要求。

老師也要學會循循誘導,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的意志力不強,甚至有時候因太興奮而忘記了遵守規則,這些都跟幼兒的生理髮展有關係,所以他們的自控能力沒有成人那麼強,因此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留心提醒,並且給予鼓勵肯定。

比如,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得很重,我們應該按捺住批評糾正的心。

教師可以跟孩子約定一個手勢,在孩子不小心犯錯的時候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改正,當孩子做到了,及時給予肯定,一個點頭一個微笑都能給孩子動力,還可以在每隔一段時間給家長反饋的時候,提醒爸爸媽媽回家要表揚孩子的努力。

孩子從家長口中聽到老師的表揚,就會更加有動力約束自己,加上日復一日的練習,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的習慣。

孩子在幼兒園的期間,老師要善於通過遊戲活動,去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遊戲是幼兒的學習方式,在遊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

幼兒通過遊戲的活動過程,能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質。

同時,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容易表現出來,有利於教師及時發現,給予糾正。

比如和孩子玩「到超市購物」遊戲的時候,注意和孩子強調排隊拿東西、排隊買單的要求,「顧客」在問「售貨員」問題的時候請用禮貌用語,得到別人的幫助說謝謝。

「售貨員」也跟顧客說謝謝惠顧,這樣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覺的快樂時光中養成好習慣。

當然,也別忘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信念,支持行為的動力就是來自這些信念。

幼兒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除了生理髮展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而成人也習慣於要求孩子,從來不跟孩子解釋。

因此我們要注意告訴孩子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比如要求孩子「買東西」的時候要排隊,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大家都不排隊,一擁而上,很容易傷害別人,而且售貨員也不知道要先幫誰買單。

因為幼兒也是很直觀的,所以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演練」沒有秩序的情景,再「演練」有秩序的情景,這樣孩子就能深刻明白我們為什麼要排隊遵守秩序了。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老師自己要以身作則。

幼兒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在幼兒園他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就是教師,對教師言談舉止,觀察最細,感受最強,而且不加選擇地模仿教師的言行。

對於幼兒,教師的話可以說是「最高指示」,經常可以聽到孩子們為自己的言行辯解:「教師就是這樣說的……」。

因此,我們要注意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凡要求孩子們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讓孩子做的,自己千萬不能違反,一旦違反,要在孩子們面前勇於承認錯誤。

最最重要的是,老師要找到幼兒發展的關鍵,家園配合。

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長,只注重開發孩子的智力,卻不注意孩子早期行為習慣的培養。

幼兒發展的早期,抽象思維能力並不強,讓孩子學習知識不容易理解;但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而且可塑性也非常大,隨著年齡成長行為習慣和性格就會慢慢成型,因此在幼兒時期應該更加注重習慣的培養。

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知識的學習,其實是不理解孩子發展的規律,把這些思想傳播給家長,才能取得家長從思想到行為的配合,這樣才能做到深層的家園配合。

日常的細節影響幼兒習慣的養成,習慣的養成影響幼兒性格的形成,性格最終將影響孩子的一輩子,與其追求孩子學到多少知識,我們不如把心思放到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上,這才是好的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聖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什麼是習慣?從簡單定義闡述:習慣就是人的行為傾向,習慣一定是行為,而且是穩定的、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