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親戚對幼兒開玩笑說「父母不要你了」幼兒結束了自己生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一年我剛結婚,跟著老公回鄉下過年,親眼看著一群鄰居惡意在逗家裡兩歲的小女孩,他們一會說小女孩很醜,一會說她爸爸是豬,一會說明年爸爸媽媽要生弟弟了,就不要她了,諸如此類。

看著小女孩伶牙俐齒,不停爭辯,他們哈哈大笑。

那一刻,我覺得這仿佛是「耍猴」的場面。

我沒說什麼,抱起小女孩,說帶她去摘花,停止了這場惡意的遊戲。

圖片來源網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一種說法,叫做中國式逗孩子。

其中很多行為都是不好的,但又同時都是中國長輩們最喜歡用,最經常用的。

從孩子角度來講,這也是很傷害孩子的。

縱觀這些逗孩子方式里,最常見的是這兩種,一種是「叫人,然後才給你糖吃」,還有一種是「父母不要你了」

圖片來源網絡

1.來、叫爺爺(奶奶,阿姨),我給你糖吃

有沒有很熟悉,是不是你家孩子就被長輩如此逗過。

一開始我不知道這種逗孩子的大人是什麼心理,後來仔細琢磨琢磨。

可能他們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一種滿足感,成就感,孩子尊稱他了,聽他的話了。

不過從心理層面來講,好像這樣逗孩子是很不好的一種行為。

它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用一種成人居高臨下的態度來「壓」著孩子,命令、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說的做。

明明孩子很喜歡要那塊糖果或者是其他好吃的好玩的,但是偏偏就是被大人設立了一個關卡,而且孩子還非常清楚的知道那個關卡是大人故意逗自己玩的。

他的心理更是不爽,好像自己成為了一個木偶玩具或者說像是大人訓小貓小狗那樣在訓自己。

在孩子的意識里,這麼說還真沒那麼誇張。

我問過幾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不喜歡這種逗,甚至於可以不吃這個東西。

也不喜歡大人手裡拿著東西沖孩子搖晃,炫耀著讓其聽他話的那種語氣和神情

圖片來源網絡

2.同樣的道理,所謂的「父母不要你了」也大同小異

不同的是,這種說法給了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

孩子會害怕,他永遠不會第一反應你是在逗他。

當然了,如果有的孩子能夠先反應過來你是在逗他,那至少說明你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那對他的傷害也就不少了。

面對這樣逗孩子的親戚朋友,作為家長不應該礙於面子,必須站出來告知對方。

如果當下不方便或者沒合適的機會告知,事後可以單獨跟這樣的家長溝通。

再退一步,如果覺得不好意思跟長輩家長開這個口,可以跟同輩的交流一下。

哪怕是用微信打一長串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告訴他這樣的話對孩子會造成不小的傷害,今後要注意等等。

由同輩再轉告給家族中有這種逗孩子習慣的人,相信能起到一定作用的,畢竟大家都是想要為孩子好。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的第一安全感來自於父母

其實無論身邊有多少這樣的長輩,但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愛和尊重。

只要我們做到無條件的愛孩子,那麼孩子的安全感足夠,就不會輕易被這些小調侃所擊敗。

在這個時候,站在孩子後側方,用手撫摸著孩子的後背,在他的耳邊說:媽媽很愛你,爸爸媽媽永遠永遠不會放棄你。

從那一年,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開始思考,假如我的孩子遇到這樣的場面,我會怎麼應付?

果然,相同的事情馬上就發生在我身上了。

由於寶寶與我更親,爺爺奶奶每次抱了孩子,孩子鬧著要我。

他們就會說,不要不要,媽媽不要你了,爺爺、奶奶抱。

雖說這是爺爺奶奶愛孫女心切,但我不希望這成為一種習慣。

希望爺爺奶奶可以用正確的逗娃方式,與我女兒平等相處。

為了改變他們,我用了以下方式:

1. 聽到他們說的時候,我會微笑地抱過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愛你,媽媽是不會不要你的。

二是將我的態度旁敲側擊告訴了爺爺奶奶。

2.旁人用這種不尊重孩子的方式逗孩子,無非是因為不懂得用別的方式逗娃,把孩子急著辯解的樣子當成了一種互動和交流。

所以,我會告訴爺爺奶奶一些與寶貝玩耍的方法,哪些遊戲是孩子喜歡的,也是適合她現在年齡段的。

3.除了暗示,我還會請寶爸幫忙,讓他跟爺爺奶奶剖析這種逗娃方式的弊端,讓他們深刻意識到我們不喜歡這樣的方式。

4.然而面對一群親戚,我會用方式1,然後帶孩子離開現場,事後向孩子解釋,媽媽永遠愛她。

圖片來源網絡

小編有話說:曾看過一則新聞,就因為有大人開玩笑說爸爸媽媽又要給她生小弟弟,以後不要她。

她信以為真就從家裡的樓上跳了下去,結束了自己生命。

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欺騙,沒有任何謊言,她們相信大人說的每一句話,雖然在大人的言語中那是一句玩笑,但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卻埋下了一個恐懼的影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些玩笑別再亂開了,孩子很容易當真的!

大人都喜歡跟小孩子開玩笑逗孩子,尤其是孩子調皮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會說「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來嚇唬孩子。雖然,家長們都知道這只是嚇唬嚇唬。但是,我們之所以會用這種方法,就是我們知道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