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送走的只是一件玩具,其實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暑假到了,媽媽清理孩子的玩具:
孩子:「為什麼把我的玩具送給別人了?」
媽媽:「你的玩具太多,送些給妹妹有什麼不可以?」
孩子:「我不,給我要回來!」
媽媽:「送就送了,可以再買新的!」
孩子:「不,就要我自己的!」
媽媽:「你這孩子怎麼不講道理……」
家長隨意處理了一件孩子的玩具,卻不想孩子會如此不依不饒耍起脾氣;家裡玩具成災,有客人帶著孩子來玩,孩子的玩具被看上,臨走時帶走幾件,卻不想孩子哭鬧抗拒,令氣氛尷尬不已……我相信,這種情景在我們周圍並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那些家長也許並不知道,一個玩具對孩子的重要性。
記得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爺爺撿回了一塊圓溜溜的鵝卵石,我特別喜歡,每天都把它拿在手裡,愛不釋手。
有一天,表弟來家裡玩,非要我手裡的石頭,我就是不給。
結果,表弟大哭起來,我媽一把搶過石頭給了他,還責備我不讓著表弟。
拿到石頭的表弟破涕為笑,而我看到心愛的玩具給了別人,心裡委屈難過極了,一個人跑了出去。
天黑回家後,我也不理媽媽,因為我覺得她一點都不尊重我,不顧及我的感受,我心愛的東西憑什麼要讓給別人。
媽媽教育我半天,說做人要學會分享,要學會大度,不能那麼小氣。
其實真的不是我小氣,如果是吃的東西我肯定願意分享,但是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玩具,我不願意給任何人。
很多年後,這種內心被傷害的感覺仍然記憶猶新。
查找過很多資料後,我發現父母私自處理孩子的玩具,的確會給孩子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
私自處理孩子的玩具,會有什麼後果?
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有時候,孩子會對某一事物產生濃厚而強烈的感情,就像我們回想起童年玩過的物件都會浮現出深刻而美好的回憶一樣。
孩子所依戀的事物、玩具,對於他們來說不單單是一件物品,而是一個過渡性客體。
當孩子脫離母體的時候,意味著孩子的安全感將部分轉移到其他物體上,其中,玩具就是主要的載體之一。
比如,我們看到有些孩子要必須抱著玩具小熊才能入睡,玩具小熊在這裡就是過渡性客體。
這些孩子所依戀的玩具就是「安全感」最重要的標誌,無論新舊,只要這些東西還在,孩子就會覺得世界是完好的。
而父母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強行剝奪這些物品,還將其轉送他人,這對於孩子內心來講,打擊是非常大的。
有的家長說,孩子不肯,就再買一個給孩子作為補償不行嗎?新買的玩具雖然和原來的玩具一模一樣,但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情感的聯繫了。
孩子還可能因自己無法保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陷入自責和內疚中。
孩子牴觸分享
很多家長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將孩子的玩具轉送給他人,認為這是培養孩子的「分享精神」。
但是孩子經過這種被強制分享的經歷,只會讓孩子抵制分享,從而變得再也不願意分享了。
讓孩子學會分享,首先,他得有東西可分享,其次他得有拒絕分享的權利。
在分享一個玩具、一塊糖果這樣的大方表現之外,還有更廣義的「大方」,那是一種氣魄,一種擔當。
僅僅因為眼前這輛玩具車而去強迫他的行為,孩子就是表面答應,內心也是不情願的。
如果孩子自願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他感到快樂,分享的結果是他滿意的,他自然而然就會養成「分享」的品質。
缺乏自信心和決斷力
父母私自轉送孩子的玩具,時間長了,會使孩子喪失選擇的權利,逐漸習慣性服從父母的指示,缺乏自信心和決斷力,在面對成長路上的選擇,都習慣性地依賴他人,無法獨立做出選擇。
最重要的在於,父母這種不經孩子同意就將孩子的東西轉送出去的行為,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一旦孩子認可了這樣的行為,就有可能認為隨意拿別人的東西沒錯,去別人家做客,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便主人不願意,也要送給我,因為我小,我弱,他們理應讓著我。
甚至覺得只要自己比對方強,就擁有處置他人物品的權利。
孩子雖然年幼,但他們有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小、對成人的依賴,而無視他們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存在。
對於大人來說,不過是一個小玩具,但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的私人專屬,是他朝夕相伴最親密的朋友,承載了他們所有的感情、快樂和回憶。
你以為你送掉的只是一個有點舊的模型,對於他,卻可能是王國失去了英雄、士兵失去了將軍。
幻想世界缺了一角,現實世界一片灰暗,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行為,請你真誠地向孩子道歉,並尋求孩子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