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園一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霍思燕說的到底對不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霍思燕讓嗯哼晚一年入園,是害還是愛?

小編看了《爸爸5》的先導片,嘉賓陣容真真養眼啊~

不過,小編髮現快4歲的嗯哼大王還沒有上幼兒園!只因為霍思燕看過一本書,說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好。

而後面從沒有上過幼兒的嗯哼的表現,更讓不少寶爸媽相信晚上一年對孩子好了。

面對學校的陌生環境,嗯哼雖然稍顯緊張,但能看出他一會兒就融入了小朋友的圈子。

尤其在吃點心時,先拿給其他小朋友,最後僅剩了一個蛋撻,還說:「回家吃就好了,爸爸和老師一人一半。

嗯哼選擇優先分給爸爸和老師,這種暖心的分享精神,讓網友們都在瘋狂為嗯哼大王打call啊。

以至於不少寶爸媽想起入園一周多還未適應的寶寶,都想把孩子給帶回家,晚一年再上啦。

可是一帶娃出去玩,小區的大爺大媽們便是一通「圍剿」:

「孩子都3歲啦,咋還沒送幼兒園啊。

「再不上就遲了,你看隔壁小王家的孩子兩歲半就入園了~」

七嘴八舌地把媽媽們都給整蒙圈啦!真心想懟回去:「我家娃什麼時候入園,關你屁事!」

能不能入園,不只看年齡

只要孩子有以下表現,就可以去幼兒園開啟新世界,媽媽們也會相對輕鬆一些啦!

● 能自己吃飯,並且吃飯期間不隨便亂跑

至少確保在老師提醒下不亂跑,一定是吃完了才能離開飯桌。

所以,平時在家吃飯,家長們不要追著餵!寶寶吃得慢,弄得到處都是米粒沒關係,重要的是他能夠自己吃飽。

● 睡覺有規律,最好做到早睡早起

幼兒園是不能遲到的,如果孩子睡得晚,早上叫起來也會比較困難。

很多孩子的起床氣,也夠家長受的了。

剛開始幾天,晚上孩子有可能睡不著,不過早上按時叫,午睡也不要睡太久,過幾天他就能早早入睡了。

● 可以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大小便、口渴及身體不適

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表達還不是很清晰,這沒什麼問題。

他講不清楚昨天去了哪裡,玩了哪些東西,不要緊,可是一定要儘量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需要。

如果想要上廁所,可是脫不掉褲子,一定告訴老師「請幫我脫褲子」。

要是不小心尿濕了,也要跟老師講「褲子濕了,請幫我換」。

有些小朋友比較害羞,不好意思跟老師說,或者說了又說不清楚,這樣子老師很難提供及時的幫助。

最好是比較小的時候,就開始有目的地引導,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

以上這些習慣的養成,基本在3歲左右,所以國家建議上幼兒園的年齡是2.5-3歲。

但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一樣,是不是上幼兒園要根據寶寶的表現來哦!

請你的嘴巴勤快一些

為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請你的嘴巴勤快一些!

● 對寶寶,你的嘴巴要勤快一些

一位5歲兒童體檢,就因家長過度照顧,導致開始說話晚,至今發音仍渾濁。

①按說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要對寶寶有語言的刺激。

比如:現在給寶寶洗澡;給寶寶換尿布等。

只是餵飯時家長不要說話,當然,孩子會拿勺子後就不用餵了。

要想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得好,寶爸媽要多示範、多說

慢慢地,孩子也會學著用他的語言來表達感情。

千萬不要把寶寶扔給電視,跟著電視學說話是沒有交流的!

②在家一定鼓勵孩子多說話。

孩子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家長立刻滿足所有需求,造成寶寶說話機會減少,甚至不用說話即可滿足需求。

在孩子學說話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著急,也不要笑話孩子

切忌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孩子的說話能力必須在兩歲半之前完全建立,否則以後發音會出現問題。

● 對周圍的人,你的嘴巴要勤快一些

家長平時待人接物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社交能力的發育,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是否能夠快速融入幼兒園。

①寶爸媽見到熟悉的人,要打招呼

如果家長平時不愛與周圍人打招呼,孩子就不願與其他小朋友玩。

家裡來了客人,爸媽除了熱情接待,別忘了把孩子也介紹給客人,抱著寶寶和客人聊天。

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不用接觸這些,家裡來人了就把他帶到別的屋子裡,這樣他就無法學會與人交往。

②要做到讓寶寶習喜歡交流,平時儘可能多陪孩子玩,包括遊戲、讀書等。

不一定每次都是到人多的地方。

要告訴寶寶哪些行為是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好的,以及怎樣和別人分享、合作,怎樣向別人道歉,幫助別人等。

③孩子不但需要與大人交流,更應學會與同齡孩子交流

若孩子不願與同齡孩子玩,很多時候與大人有關。

可能是和同齡孩子玩時受過小挫折——玩具被別的孩子搶過,被推倒過等。

遇到孩子受「欺負」時,家長雖心疼,也應帶著孩子來到「欺負者」面前,教孩子們如何交朋友:如何拉手,如何擁抱等。

小孩子的世界都比較單純,這樣既解除了自己孩子的恐懼,也教會「欺負者」如何與別人交往。


科學家庭育兒團隊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