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發飆?當媽的得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閨蜜昨兒打電話說:「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又發飆了,這是他一天之中的第三次發脾氣,一個土豆般大小的小人兒動不動就情緒失控,這還了得。

孩子雖然小,但脾氣不小。

面對孩子的暴脾氣,家長要知道其「因」才能正確處理其「果」。

02

孩子動不動就發飆,往往跟父母情緒急躁有直接關係

生活中經常見情緒失控的父母,不是在大聲地呵斥調皮搗蛋或者犯了錯的孩子,就是在罰站讓其面壁思過或者暴打極力反抗的孩子。

打完罵完之後又非常想抽自己,後悔沒能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後悔沒能好好跟他說話,後悔自己因為生活中的其他不順卻把負面的情緒發泄到了不該發泄的人身上了……反正是各種悔,真真正正是悔青了腸子!

世上總是沒有後悔藥可吃,與其後悔不如反思更正,以確保下一次不再重蹈覆轍,不再情緒失控,不再抽完孩子想抽自己。

父母教育孩子沒有標準的樣板可仿可學,父母得和孩子共成長齊進退,不良的情緒大人都時時不可避免,那又何必太在意任性又可愛的小孩子偶爾的吵吵嚷嚷和小打小鬧呢!

有專家指出:父母在自己成長的內心若是曾經積聚過諸多負能量卻一直沒有得到過宣洩的機會,一旦在面對孩子發飆的時候,就會立馬觸及到自己內心的同類情緒,父母就會對孩子的嚎啕大哭瞬間變得煩躁不安、難以忍受,潛意識裡就會因為擔心自己會情緒失控而拒絕給孩子發泄的機會。

身為父母的我們只有正確地對待和控制好自己的急躁情緒,在任何事面前都能做到和顏悅色、不卑不亢、有條不紊,才能有效地接納、疏導、管理好孩子日常不斷湧來不良的情緒,日久天長,才能養成一種人人欽羨的好脾氣。

03

孩子動不動就發飆,還源於父母對孩子缺少認同與理解

樓下有一個小朋友,每到周一送幼兒園的時候就發出殺豬般的嚎叫聲,涕淚橫流著在地上打滾兒,嘴裡不停地喊著:「我不要去上學!不要去上學!我要你們在家裡教我!在家裡教我!」爺爺常常不由分地把他提溜上車,他則從電車上拚命往外竄,奶奶不得不再把他摁回去,好不容易拉到了下車的地方他還死死抓住車門不肯下來,急得爺爺奶奶不得不扒手的扒手、強抱的強抱,費盡心力地把他交給老師後以最快的速度逃之夭夭。

奶奶說,每次都跟打仗似的,這小子實在難纏,都快一個月了天天這樣!我覺得還是這個爺爺奶奶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不懂小孩子的心理,一味地蠻幹所致。

我家優優小時候送幼兒園也很費勁,但每次她哭泣的時候,我會把她緊緊抱在懷裡,不停地親吻著她的小臉蛋讓她說出她對上幼兒園的看法,她也是不希望跟媽媽爸爸分開,希望能由媽媽在家裡教她,我告訴她媽媽一天要有很多的工作來做,不然,就掙不到錢來給她買零食和奶粉,無法養她長大,無法給年邁的姥姥買花衣服,我還告訴她,蝴蝶長大了也要跟媽媽分開,自己出去看世界,蜜蜂長大了也要自己去尋找花朵采蜜,幼兒園的老師是專門教授孩子的,每一個孩子都得去跟老師學唱歌、畫畫、念字,我小時候也是需要離開媽媽去幼兒園的,還帶她去花市看小花的分株,去鳥市看大小鳥分裝在不同的籠子裡,讓她明白分離之後依然還會團聚,上幼兒園不過是跟媽媽短暫相別,到午飯時間就接回。

大人只有明白了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並設身處地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孩子走出某種情緒的困境,跟孩子商討一下解決的辦法,才行之有效。

千萬不要在孩子發飆最劇烈的時候以暴制暴,而是應該採取各種措施,比如轉移注意力法,比如先順其意,再慢慢開導、比如先讓她靜靜地發泄完再說話等等,避其鋒芒之後,再以理解和認同的態度處理起來就要順暢多了。

實際中,並不是越「懂事」的孩子越好,反而是那些有點情緒化的孩子更簡單直白些。

有情緒就得表達出來,這樣利於疏導。

那些長期壓抑自己的孩子並不是沒有情緒,而是情緒找不到突破口,長期壓抑在心裡,因為打著「懂事」的標籤,犯錯會以謊言掩飾,被欺凌也會隱忍隱瞞,日久天長,必至心靈扭曲和心理變態,健康獨立人格的養成來自於敢於直面真實的自我,來自於不斷的反思與修正。

04

孩子動不動就發飆,往往源於習慣與過度寵溺

孩子一發飆,他的願望就得到滿足,因為屢試不爽,所以日久成習,成了能降服大人的「武器」。

同事的女兒特別軸,每次下學就得去街邊買零嘴吃,有一次她媽聽從我的建議沒給買,結果她就地直打滾,誰也拉不起來,每次她一用這個,她媽立馬投降,她媽說就是因為她性格太倔拗不過,我覺得,還是大人對她太寵溺,她說白搭,自己試過了,即使自己吃住勁不給買,她就會用此招使向爺爺奶奶,一用一個準。

我平常不大讓果果吃冰棍,因為他的腸胃一向很弱,有一次他在超市里哭鬧不止非要我給她批一大宗雪糕回家,任由他哭鬧了兩個小時我才慢慢做他思想工作,各退一步:只買一隻,下不為例!他竟然破涕為笑地同意了。

現在的孩子大都由爺爺奶奶帶大,隔輩親容易過度溺愛,捨不得孩子哭一聲喊一聲,孩子一發飆,所有心愿都滿足,這就使得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分享的性格特徵。

得從小就給孩子立下必要的規矩、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合理的給以適當鼓勵,不合規矩原則的不合理要求,任憑他如何哭鬧、威逼都要敢於對孩子堅決地說不,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會得到無限制的滿足,這世上總有求而不得的東西。

毋庸置疑,每一個壞脾氣的孩子背後都有其深層的原因,都值得大人去好好地思考:是不是大人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了壞的榜樣?是不是家庭的環境給他提供了性情乖張的沃土?這是每一個作為家長的人應該對照檢查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