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別再打我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我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因為爸爸長期出差,所以我更多的時間是和媽媽在一起的。

每周一到周五我都到學校住宿,每個周末媽媽都會給我買好多好吃的和漂亮的衣服。

我知道媽媽很愛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媽媽總是動手打我。

今天會因為這件事情打我,明天會因為那件事打我。

哎,媽媽請您別再打我了,這是李雨軒小女孩的心事。

不管孩子有什麼問題?父母打孩子有三個心理動力機制。

第一,自己有情緒。

第二,想控制那個局面。

第三,很多家長自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心想:「我打你是為了你好。

百萬導師網的親子導師認為:所有在暴力底下長大的孩子有兩種心理傾向。


第一種:以後他們會以暴治暴,也就是說未來的這些孩子會很情緒化,他們也會用情緒化的暴力方式去跟別人溝通和相處,

第二種就是孩子會退縮,因為在暴力下就會引發這個孩子的懦弱、不自信,然後沒有自我,沒有主見。

甚至在未來會有討好的傾向。

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過時了。

如果我們還在用一個傳統的觀念去教育她們,那你就OUT了,孩子的記憶可能會遺忘,可是孩子心靈里的千瘡百孔,卻永遠都在。

就像釘子釘在牆上,木板是完整的,但那個木板上的孔卻永遠都在。

孩子希望媽媽們做一個細心的媽媽,可是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如果你的爸爸,能夠給你們賺那麼多的錢,或者媽媽能夠要承擔一個家庭,就是有些人,又要做爸爸又要做媽媽的,還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們是忙不過來的,所以真的有時候,媽媽真的沒有辦法,做到那麼細心的。

也許你們會認為你已經一次兩次三次跟媽媽說要一個玩具了,可能媽媽那個時候,她就真的忘了,她不是不愛你,不是媽媽不細心的問題,而是當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媽媽需要提升的是用什麼方法來處理孩子的這個請求和情緒。

而絕對不能是打。

孩子,你會覺得媽媽在打你的時候,覺得媽媽不愛你了?所以你到現在還不願意放下這件事情對嗎?

你要不要聽聽媽媽說說,她是不是她真的不愛你?

媽媽你愛我嗎?」雨軒哭著問。

雨軒媽媽早已淚流滿面,「媽媽非常非常地愛你,媽媽打你的時候,媽媽的疼遠遠比你的疼還要更遠久更長,因為疼在的不是身上而是心裡。

親愛的寶貝們,媽媽和你的關係和你與你的十指連心的手是一樣的,你願意失去自己的手嗎?其實是一樣的心理。

你們認為,爸爸媽媽沒有給到你們愛,不是他們不願意給,而是他們自己也沒有,他們也給不出。

事實上,爸爸媽媽們其實很愛你們,只是因為他們有時候的情緒化,因為不知道怎麼做,因為你們老是調皮,不好好吃飯,跟父母頂嘴,故意對著幹,叛逆,所以父母想要把你們帶到一個自認為好的方向,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她可能打了你,罵了你,可是那個時候真的是痛到她們的心裡。


所以寶貝們,你們知道嗎?不能因為沒買玩具就認為媽媽不愛你;不能因為媽媽一次打了你,就把媽媽過去的擁抱親吻和所有的愛與陪伴都不否定掉了啊!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該不該打孩子?

其實教育孩子有很多辦法,但打孩子絕對不是辦法。

俗話說得好啊,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希望我們天下所有的父母,愛孩子從方方面面做起,缺一不可,工作再忙,也沒有教育孩子重要,因為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和生活都是靠他們——我們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乖孩子是打出來的

我在上正面管教家長課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個爸爸說:「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打一頓他就聽話了,何必要搞得像你們這麼麻煩」 他這句話引起了媽媽們的群體攻擊。「怎麼能打孩子呢!」 「你太不負責任了」 「...

「棍棒式」教育 你認同嗎?

在中國,很多父母推崇「棍棒式」教育,認為打是親罵是愛,孩子「不打不成才」,但也有一部分家長不認同,此教育方式,認為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不過是父母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而已,打罵只會對孩子身心造...

你會從小就教育孩子懂得「孝順」嗎

孩子現在還小,你會教育孩子怎麼孝順嗎?這樣一問可能會招來很多罵聲,因為這個年代每個父母都是那麼的愛自己的孩子,沒有人會指望孩子小的時候去孝順。我也一樣,是個二胎的媽媽,我很愛我的孩子。我不願意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