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自古就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

古人早就知道,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

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

因為只有具備這些,對內才能真正做好人,對外才能真正做好事。

尤其是下面這三點。

知好歹

過去的人大都不能識文斷字,卻大都通情達理,就是因為古時候的家教和家風,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儉持家,守住本分,不能辱沒祖先。

這是基本的家風,也是家教的基本。

用一句大白話說,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好歹。

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會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絕做壞的事情。

孩子的優良品質,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培養出來的。

將來孩子踏入社會,這些品質也能起著定盤星和指路燈的作用,能讓孩子不走歧路、邪路,並得到善良所應有的回報。

知好歹,這關乎孩子的情感和內心認同,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從小給予他們相關的薰陶,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讓他們接受和認同,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

現在有些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在從前貧瘠的時代,人們守著古訓的時候,孩子卻不敢不知好歹,不敢傷天害理,那是要跪在祖宗牌位前挨板子的。

過去孩子要是傷害一個小動物,家長會說甚至打孩子。

而現在,一群大學生為了找刺激就會去虐待一隻小貓,並看著老貓急得哀號而喜笑顏開。

這值得我們深深反思。

懂規矩

孟子有句家喻戶曉的話: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規矩是為人行事的準則,背後則是讓人明事理。

教孩子懂規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

然後孩子才能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才會去做該做的,遠離不該做的。

這樣日後自然就能行得正、走得穩。

《增廣賢文》中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韓非子》中也說: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有嚴厲家長的家庭里連兇悍的下人都沒有,而溺愛子女的慈母卻容易慣出敗家子)。

現在教育孩子主張寬愛,要因勢利導,這當然是對的。

但因為孩子的特性——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都還比較差,所以古代那種嚴家教的方式雖然應當有所揚棄,卻依舊值得借鑑。

粗暴打罵固然不可取,態度嚴厲一些,對教孩子懂規矩還是很有好處的。

教孩子懂規矩,主要就是規矩清楚、賞罰分明。

孩子言行合乎規矩,就要及時地表揚和鼓勵;不守規矩的時候,批評和責罰也絕不能少。

家長有原則,孩子才能對規矩有敬畏。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作出表率。

家長做不到,孩子打心眼裡就不服氣。

家長做到了,孩子還很可能會自己跟著做。

會感恩

感恩,即知恩圖報,是中國文化中極有分量的一種品格。

古人對此說了很多,告訴了我們為什麼要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說的是不忘父母養育之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說的是不忘師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說的是不忘別人幫助之恩;「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說的是不忘前人之恩……一份感恩之心,可以串起這麼多珍貴的品質,父母怎能不為孩子打算呢?事情上引導孩子,生活中薰陶孩子,日積月累下去,則是最好的路徑。

現如今生活好了,父母對孩子都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在家的地位可謂是「位高權重」。

全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們從小到大都是處在被愛的位置,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會認為從父母親人那裡得到的都是理所當然的,於是就會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自然就不會想著去關心和感激他人。

家長們對此要警醒。

綜上:《戰國策》中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如何計深遠呢?就要把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儘早地教給他們。

而知好歹、懂規矩、會感恩都是為人的大素質、做人的大原則。

教會孩子這些,一定能讓孩子一生的路更順,活得更安穩。

----------------------------------------

成都哈哈教育整理髮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先教孩子做人

在過去的人大都文化水平不高,卻大都通情達理,很樸實。就是因為過去的家教和家風,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儉持家,守住本分,不能辱沒祖先。用一句大白話說,就是要教會孩子知好歹,懂規矩,會感恩。孩子本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