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做到這幾點,小兒不宜感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出生後會從媽媽體內獲得一定的免疫力,這些免疫力可以保護幼小的寶寶較少患上感染性疾病。

但是6個月以後,寶寶從母體接受的抗體會逐漸消失,這時必須依靠自己產生抗體來對抗來自外界的細菌和感染。

如果媽媽經用恰當的方式為寶寶進行小兒推拿,就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從而使寶寶不生病或少生病。

小兒推拿對於提升寶寶免疫力是非常直接且簡單有效的手段。

以下4法很容易掌握,在家就能操作。

來體驗它的神奇效果吧!

捏脊

小兒捏脊

具體手法:

兩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捏,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後,捏住脊柱骨表層的皮膚,食指中指向後捻、拇指向前捻的同時,拇指向前推,這樣,就會從下 逐漸向上推進。

從尾骨至大椎,反覆捏3-5遍。

捏完後,局部的皮膚會略顯潮紅。

此時,再用手掌在寶寶背部輕輕地上下撫摩2-3次,幫助寶寶背部放鬆(用於保健的話,隔天捏脊1次即可。

貴在堅持,凡是平時堅持捏脊的孩子,小兒常見病的發病率均低於不捏脊的孩子)。

捏脊可以從寶寶出生即開始,對初次接受捏脊的寶寶,動作一定要輕柔,捏住肌肉往上提時,不要提得過重,以免寶寶產生畏懼而不願配合。

脊,指的是背部脊柱骨。

寶寶脫去衣褲,伏臥床上,家長站或跪在寶寶的後側方,用手輕輕撫摸寶寶整個背部,使其肌肉放鬆,然後進行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稱推脊。

用捏法自下而上稱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將背脊皮提1下,

稱為捏三提一法。

輕叩背俞穴

有時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寶寶不願意配合的時候,可以改用輕叩背俞穴的方法。

益肺理氣,止咳化痰

如圖,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兩側,脊柱旁開1.5寸(肩胛骨內緣至脊柱正中為3寸)。

人體五臟六腑之氣均輸注於背腰部的背俞穴。

叩擊背俞穴可以調理臟腑氣機,氣機調順會減少疾病的發生。

具體手法: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輕輕叩擊背俞穴,從上到下,反覆3-5遍,兩側均如此操作。

操作完後,脊柱兩側的皮膚略顯潮紅,再用手掌輕摩剛叩擊過的地方2-3次,以放鬆皮膚。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小腿的正面能夠摸到的最高部分)旁開1橫指 (寶寶中指的粗細)。

取穴方法:讓寶寶屈曲膝關節,在膝蓋骨下端能摸到兩個凹陷,其中外側的凹陷叫做外膝眼,由此向下寶寶4指寬度的距離即外膝眼下3寸,再從脛骨前嵴旁開寶寶中指的寬度即為足三里所在。

揉足三里

具體手法:

以拇指指腹沿順時針方向按揉足三里,每次300下,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理氣消食。

也可以從足三里向下,順著脛骨前嵴旁開1橫指的線,依次經過上巨虛、下巨虛,推至近足踝處,每次30下,可以調理胃腸,導滯止瀉。

摩腹

寶寶的胃腸比較嬌弱,餵養、護理稍有不當,就容易積食、拉肚子。

父母平時可以經常給寶寶摩腹,以調理腸胃、理氣消食。

腹陰陽

具體手法:

用整個手掌或者四指指腹,放在寶寶腹部作圓圈運動,順時針、逆時針各摩次數相等,力度適中。

補脾經300次

媽媽以拇指螺紋面在寶寶的拇指螺紋面上作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推摩。

脾經

補腎經300次

溫馨提示:推拿按摩最好的時間是洗完澡後、睡覺前,要避免吃飽後的一小時內做,尤其是腹部的按摩,推拿過程中,寶寶若有不舒服反應就應停止。

按摩時間可以從5分鐘開始,逐漸加長到15分鐘,而按摩的技巧是用指腹輕按、輕推、輕揉、輕捏。

腎經

早晨已經可以感受到絲絲秋意了,秋冬季節,小兒患上感冒、氣管炎、肺炎等疾病也日益增多,科學育兒必不可少。

除上述常規小兒推拿手法外,寶爸寶媽還需注意「四暖一涼」,做到寶寶手暖、背暖、肚暖、足暖和頭涼。

日常飲食均衡,注意「平補」,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成都浩誠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專業的中醫推拿按摩培訓學校,常年從事成人推拿、小兒按摩培訓活動,歡迎各位推拿愛好者前來免費試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