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吼叫,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必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也曾經對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過,為了改變這種行為,讀了一本很受歡迎的育兒書,按照書里的方法控制自己的吼叫,不過,最後發現這麼做根本沒用,因為雖然書里教了方法,但是,如果自己不知道吼叫產生的原因,那麼所有試圖停止吼叫的努力都會白費

所以,了解吼叫的原因才應該是做到不吼不叫的第一步,我們把每次引起吼叫的原因,統稱為觸發器。

吼叫的觸發器的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外部觸發器和內部觸發器,外部觸發器說的是那些來自你自身之外的、能夠引起你吼叫的暗示或者指令,比如孩子不聽話,一直打打鬧鬧,或者是弄出太多噪音,任性,發脾氣等等。

還有可能是和孩子無關的原因,比如夫妻矛盾,公司瑣事等等,這些都可能是一顆火星引爆你的怒氣,讓你衝著孩子吼叫。

而內部觸發器指的是自己內心不斷升級的負面想法和情緒,比如你感覺到的焦慮、害怕、失望或者生氣的感覺。

一個外部觸發器,可能會成為你憤怒吼叫的導火索,但是,之後就是你的想法,也就是內部觸發器再為怒火提供燃料。

舉個例子,一位母親回家看到丈夫把衣服都扔在了地上,她立馬就一肚子氣,心裡想:「真是懶死了,說多少次不要亂扔衣服,竟然還這樣,不敢家務活兒還成天給我添亂」。

當她持續對自己說這種消極負面的話的時候,情緒就會不斷升級,變得更加負面。

這個時候,只要一看到丈夫,她就會爆發,大吼丈夫是個懶鬼。

這個時候如果不巧孩子就在旁邊,那麼孩子就可能成為打擊目標,被大吼大叫。

在這裡,亂丟的衣服就是外部觸發器,母親自己心裡不斷升級的消極想法就是內部觸發器。

在這兩種觸發器的共同作用下,吼叫最後就傾瀉在了孩子的身上。

你可以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歷,而且能對一些人來說,內心的負面情感和經常出現的情緒觸發器,很可能會讓吼叫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脫口而出的行為。

這樣一來,當家長想要孩子們聽他說話時,就會很自然地大聲吼叫。

而且,一般當聲調足夠高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而聽話,這種反應就更加鼓勵了這種家長繼續大聲吼叫。

所以,最後家長們就會發現,吼叫很可能會成為他們管教孩子的默認方式,同時呢,孩子也就有了一個充滿恐懼的童年。

除了每次引起吼叫的觸發器以外,作者還指出了幾個可能引起吼叫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比如孤立無援,睡眠不足,沒有自己的時間,還有較差的健康狀況等等,這些都會讓家長的變得特別的煩躁,孩子們也就更容易成為出氣筒,所以,家長們也應該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這是照顧好孩子的前提條件。

除了生活問題以外,吼叫還有可能是有歷史背景

比如,吼叫可能就是有些家庭的傳統,爺爺吼爸爸,爸爸吼兒子,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通過觀察父母來認識這個世界。

如果說父母經常吼叫,那麼你很可能會自然地朝你自己的孩子發脾氣。

就算是想努力改正這一點,但是下意識裡面,還是很難擺脫童年的影響。

父母在孩子心裡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就算父母對自己發脾氣,孩子們還是會以父母為榜樣。

這樣一來,吼叫就有可能這樣代代相傳下去了。

家長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有的話一定要下決心改正。

最後一種吼叫的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間氣質的問題,在經典育兒書籍《你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當中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氣質是一個人的做事風格,它不是指你做了什麼事兒,也不是指做事的動機,而是指做事的方式。

家長和孩子的不同氣質,會一直影響著和孩子的日常生活。

有產科護士發現,有的新生兒哭聲輕柔,很容易安撫。

而有的緊握小拳頭扭來扭去,哭聲特別大,這就表明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天生就帶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而且一個人的氣質呢?其實很難改變,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當我們想讓別人符合我們的期待的時候,這個期待很可能會很高,很不切實際,而一旦對方達不到期待,我們就會感到失望。

所以當父母知道孩子有自己獨特的氣質之後,應當根據孩子的特點,相應地調整期望,不要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要求。

比如有的小女孩兒可能天生活潑好動,如果家長非要逼她做一個乖乖女,那麼只會白白的增加煩惱,讓家長和孩子都不開心。

這樣的話,吼叫依舊很難避免了。

讓我們總結一下吼叫的各種原因,直接原因是觸發器,外部觸發器是指那些來自外部的,能夠引起吼叫的暗示或者指令。

內部觸發器說的是你內心不斷升級的負面情緒,除了觸發器之外,還有很多引起吼叫的深層原因,包括個人不好的生活狀態和身體狀況等。

而家庭的影響,可能會讓吼叫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最後,父母和孩子的氣質也是導致吼叫的可能原因,家長們應該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氣質,調整自己的期望,這樣才能把好將降到最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是怎麼把孩子教成了「壞孩子」

在生活中,很多媽媽們除了想制止孩子的行為之外,當孩子調皮地將媽媽們惹得暴跳如雷時,媽媽們會慣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情緒,而此時的大聲吼叫變成了媽媽們發泄自己情感的方式;當媽媽們苦口婆心...

父母們吼孩子時,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一、有一位媽媽在朋友圈裡面分享說:「剛剛吼完孩子,真的很後悔,心疼兒子成為了我情緒不穩定的犧牲品」。引起了大家的同感,多少孩子在默默的當著父母的出氣筒啊。講真,孩子真的需要你去罵嗎?其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