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Hi,老朋友
最近過得怎麼樣?
01.3歲的一天,桔子去滑滑梯。
她帶了一個芭比娃娃,所以她選了一個雙道滑梯:她滑了一道,芭比娃娃滑了一道。
她推著娃娃,兩人一起滑下去,一起到達,十分開心。
有時芭比滑下去的時候換了姿勢,比如從坐著變成倒著或趴著,她也趕緊模仿,玩得很高興。
不久,另一位小朋友來了,他看到了桔子和娃娃滑稽的樣子,於是便坐在一側滑梯的尾端不走了,他很想看桔子繼續「表演」。
可這樣一來,桔子的娃娃就滑下去了。
因為剛玩不久,桔子的娃娃就滑不下去了。
因為剛玩不久,桔子的玩興正高,看見有人擋住了她的滑梯,急得大喊:「你走開,你走開!」見小朋友不動,她上去推揉他。
那位小朋友也不還手,也不對打,但就是不走。
我趕緊去拉開桔子,說要麼你先報著芭比娃娃滑這邊的滑梯,或者你滑一次、芭比娃娃滑一次。
可桔子不願變換玩耍方式,她跺著腳哭叫著,又跑過去推揉那個小朋友。
不能如願時她就哇哇大哭起來。
02.我在一旁等待她,等她哭得超不多了,就輕輕對她說:「你去和小朋友好好商量一下,問問他可以讓你一下嗎?」於是她抽抽搭搭地上前一步,弓下身來,對那位小朋友說:「你可以讓我一下嗎?」那位小朋友很爽快地站起身來說:「可以!」小朋友讓開了那一側的滑梯,桔子也馬上破涕為笑,高高興興地繼續玩起來。
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和外公外婆說了一遍,然後問桔子:「那麼,最後事情是怎麼解決的呢?」她回答道:「說話。
」「是啊,」我說,「看來還是說話的作用最大!」從動手推揉轉為開口說話,從大聲喊叫轉為好好商量,我想,這便是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開始吧!
03.桔子哭鬧、推揉時,那位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出面勸孩子或將孩子拉開,我想她可能是本著尊重孩子的想法,想讓孩子自己來判斷這個時候是繼續坐著還是站起來。
於是我也決定不出面為桔子求情說話,讓她站著繼續哭一會兒,然後再看她怎樣解決。
這件事讓桔子體會到了「說話溝通」的力量,也讓我感受到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應將「貼身式」「老母雞式」的看護方式轉變為「有距離」「有克制」的幫助,從親自出面代勞轉變為引導孩子自己開口,這應當更有助於他們社交能力的發展。
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引導孩子「說出你的感受」,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感受,學習理解別人,學會相互協商。
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張亮與兒子天天好溝通方式就特別值得參考。
他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與天天交流了「集體意識與聽從召喚」的重要性。
他先讓天天扮演村長宣布「集合了」,他自己則扮演了一遍「聽從召喚」的天天,「村長」一叫,他就來到了「村長」面前。
他問天天哪個樣子好,願意做哪樣的孩子。
天天通過這樣的形象的「表演」認為紀律渙散的孩子很不好,選擇了要做「聽從召喚」的孩子。
接下來張亮又讓天天表演一遍「聽從召喚」的孩子。
張亮一叫,天天就很精神地來到張亮面前,站得筆直。
父子倆對這個「選擇」都很滿意。
我們要懂得引導孩子「說出你的感受」,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感受,學習理解別人,學會相互協商。
整理 ✔ 海棠媽媽來源✔ 陪孩子走過0~4歲敏感期
想要知道怎麼去除妊娠紋?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都給寶寶吃點什麼?怎麼從孩子還在肚子裡就開始對他進行培養......關注「海棠媽媽」微信號mamahaitang,每周好文加購書優惠推送,還有胎教音樂,晚安故事哦,還能開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哦~
為什麼孩子可以聽老師的話,卻不能聽父母的話?
讓孩子聽見你的話和聽進去你的話是不同的,第一種是比較容易解釋的,即他們確實沒有聽到,因為多數情況下他們對自己正在研究或者玩的事情太投入了。因為小孩子對喜歡的東西關注的程度比大人更強烈、注意力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