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謹記七大不處理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麼體溫多少度才算是發燒呢?

小兒一天之內正常的體表體溫在36~37度之間,假若孩子的平均體溫達到或高於37.5℃時,就要考慮到寶寶是否發燒了。


低熱:37.3-38℃;

中度發熱:38.1-39℃;
高熱:39.1-41℃;

超高熱:41℃以上。

對於小兒發燒存在的誤區

許多家長對於小朋友發燒還存在著許多誤區,有些誤區甚至會危及孩子的性命,一定要認識清楚了。

1、只要迅速退燒到正常體溫就好了嗎?

其實,退燒的目的並非是迅速降低體溫以致康復,而是減輕不舒服的症狀,讓體溫降到38度左右然後通過多喝水、多休息等慢慢恢復到正常。


而盲目地吃退燒藥或者打退燒針反而會掩蓋了真正的病症,用藥強硬壓下病毒,卻不料病毒跑到別的腦處引起腦膜炎,也是大家俗稱的「燒壞腦」。

2、需要馬上用冰枕、退熱貼來降溫嗎?

冰枕、退熱貼、溫水浴等物理散熱方式,最好是作為輔助手段來幫助退燒。

若使用過程中小朋友出現畏寒、顫抖應立即停止使用,原因在於顫抖讓身體產熱增加,反而讓小朋友更加不舒服。

3、高燒反覆不退,該怎麼辦?

發燒期間的體溫會忽高忽低,乃是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提高的關係。

當體內病症完全康復後,高燒自然就會退。

一般來說,病毒感染約3~5天,通常48個小時左右就會慢慢舒緩;但病程較長的也可能燒到2個星期,若是長期的高燒不退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4、服用退燒藥會對小兒產生副作用嗎?

退燒藥一般是要在體溫在38℃以上再服用退燒藥,而且一定要謹遵醫囑,切忌服用過多,否則會增加兒童腎臟負擔以及傷害。

5、小兒發燒可以用捂熱的方法退燒嗎?

在很多老人家的觀念中,孩子發燒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但是其實對於小朋友來講,這是萬萬不可的。

因為嬰幼兒體溫中樞神經未發育成熟,不會像成人一樣捂汗就能降溫。

相反,越捂體溫越高,在捂熱較長時間後,患兒體溫可上升到41℃-43℃,容易弄出「捂熱綜合徵」,甚至危及生命。

6、是不是體溫越高,病情就越嚴重?

事實上是小朋友就算患上腦膜炎,亦不一定會發燒,所以並不能以體溫的高低衡量病情是否嚴重。


但若是小朋友有發燒時同時存在以下情況:神色呆滯、面色差 、脾氣焦躁、氣喘、嘔吐或腹瀉等特殊症狀,以及高燒至40℃以上,請馬上到醫院就醫。

小兒發燒時的注意事項

1、多休息、多喝水補充水分。

如果孩子只是低燒的狀態,無需急匆匆跑到醫院做一系列檢查。

先充分休息,補充水分,並密切觀察孩子情況。


2、準備清淡的飲食。

在發燒期間,應該讓孩子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3、注意房間的通風換氣。

適當把門窗打開通風,讓帶有病菌的空氣流走,在夏季也可以打開空調維持在28-29℃。


4、儘量選擇物理降溫方法。

儘量穿著寬鬆的衣服,用溫水洗澡,注意換下有汗的衣服,避免加重發熱。


5、使用酒精降溫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開重要部位。


應對小兒發燒的七大原則

不用急著就醫,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尚佳。


不一定使用抗生素(消炎藥),因為其並不能退燒。


不要用捂汗的方式來退燒,而要注意通風換氣。


不要以為退燒藥、退燒針一定能退燒,只要藥力過後,高燒就會捲土重來。


不要以為低燒一定不嚴重。



不要輕易用酒精擦身,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不要將湯勺、毛巾等物體塞進處於痙攣的小朋友口中。

家長不明白寶寶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尤其是不清楚由什麼引起發燒的時候,真是心急如焚啊!

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容易收到外來細菌的感染,而發燒正是身體免疫機制起作用的一個表現,是與病菌作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發燒先用退熱貼?你被這個謊言坑了多少年?

幼兒發燒可大可小,很多家長遭遇孩子發燒問題都焦慮不已,又不敢輕易用藥,只能「曲線救國」。例如市面上兜售的小兒退燒貼,就成為了家長們的救命稻草。可是小兒退燒貼真的靠譜嗎?貼了之後就能夠幫助退燒嗎?...

寶寶發燒媽媽如何處理,爸爸媽媽們要怎麼辦

發燒是嬰幼兒就醫的常見問題之一,每次孩子就醫都是全家出動,「各獻良策」,究竟該聽誰的意見?粑粑麻麻們就跟那熱鍋的螞蟻似的心急如焚,有貼退熱貼、有吃退燒藥的、有物理降溫的,有觀察幾天再送醫院的…面...

孩子發燒,這三大誤區你還在犯嗎?

孩子發燒,吃點藥,捂一捂出汗就好了;冷水擦一擦,降溫快;溫度高了,趕緊吃退燒藥……這些是不是孩子發燒的時候,心急如焚的家長採取的措施?這些做法都不是正確的!孩子發燒家長經常踩雷的三大誤區,看看你...

小兒發燒,幾個不處理原則

臨床上經常遇到發熱的患兒,家長不明白小朋友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尤其是不清楚由什麼引起發燒的時候真的是心急如焚啊!對此,香港兒科醫學會表示其實這是因為小朋友的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容易受到外來細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