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baby」培養不出孝順孩子的七種父母!——家長須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理念

PHILOSOPHY

普及科學的知識及教育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每個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摘要1、

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用心栽培自己的兒女,可是總有一些子女不孝順、不聽話,甚至常常做出一些傷害父母的事。

為什麼有的孩子學不會孝順父母呢?

摘要2、

調查顯示,20%以上的父母表示子女不夠孝順,71.63%的年輕人認為,孝的含義是「善於奉養父母」。

有人提出給父母足夠的錢;有人說保證他們身體健康;還有人說老人就是「老小孩」,隔幾天哄一哄就完事大吉了。

事實上,孝順這事不止和有錢有關,和陪伴有關,還和你的教育方式有著直接的聯繫!

摘要3、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很不孝,把行動不便的老父親攆到破舊的小屋裡,每天都用木碗盛剩菜剩飯給老人吃,一天這對夫妻商量著,覺得老人活著就是一個累贅,每天都要給他送吃的,太麻煩了,決定把老人背到後山的山洞裡去,讓他自生自滅。

然後第二天一早男人就用一個背簍把老人背上,叫孩子在前面開路,一起把老人弄到了山洞裡,然後安置好了男人就叫著孩子準備走,孩子就說:「爸爸背簍沒有拿」,男人回答說:「不要了,就扔在這裡」,孩子繼續說道:「爸爸不拿回去,以後我怎麼被你上來啊?」

序言:孝順是一種道德品質,是後天培養的。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想要擁有一個孝順的孩子,父母就必須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體會「愛」的教育和「孝」的薰陶。

一個孩子未來是否孝順,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言行給予了孩子錯誤的暗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孝順。

例如以下這七種父母,就絕對養不出一個孝順的孩子!!

1、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會反感,仇恨父母,以後容易以暴易暴,主動去打別人。

特別是孩子在五六歲時被父母影響最深遠,因為五六歲是個體心理成長的關鍵期。

2、包辦溺愛孩子的父母

父母包辦溺愛,就是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機會、孝順的機會,讓孩子心理變得越來越冷漠。

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都是理所當然的,父母的付出和犧牲都是順理成章的,一旦父母沒有做到孩子對他們的要求,孩子反而會怨恨。

3、不懂教育方法的父母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可以培養孩子的孝順之心。

反之,完全沒有汲取教育知識和技巧的父母,一味蠻幹,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產生不良影響,繼而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和愛護,甚至對父母產生反感,這樣傷痕累累的孩子,怎麼會願意親近父母呢?

4、天天對孩子嘮叨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媽媽的心理,失敗的孩子失敗在媽媽的嘴裡。

」父母的嘮叨容易使孩子反感,認為父母不值得尊重,進一步就會頂撞父母,當矛盾一步步擴大,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也會疏遠。

5、不尊重弱者的父母

憐憫弱者與孝順父母其實很相近,當孩子長大後,父母逐漸老去,也會成為一個弱者。

對社會來說,弱者是索取少,奉獻多的一群人,而對孩子來說,父母也屬於索取少、奉獻多的人。

所以,不尊重窮人的人往往不孝順父母。

6、不培養孩子公德心的父母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醫院,並受到了別人的稱讚,這時就會產生一種良好的道德體驗感,今後還會不斷地做好事。

培養孩子的孝順之心同樣如此。

所以,父母平時要試著讓孩子為家裡做點事,並及時稱讚孩子,這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7、自己本來就不孝順的父母

父母生你養你,為你的成長付出了心血,這樣的父母你尚且不孝順,難道還想指望孩子孝順你嗎?孝順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做一個榜樣,才是孩子日後孝順你的第一塊基石。

明日(智力baby)會為各位分享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孝順觀」

以上是今天【智力baby】為各位提供的關於:父母七種錯誤培養孩子的做法,僅供參考

每天我們都會更新提供關於孩子的最新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慈母多敗兒?真的是這樣嗎?

都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但是並不是天下的父母都是受到孩子真心歡迎的。著名心理專家、華師一附中高級心理諮詢師尹鄧安說,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種。孩子潛意識裡仇恨、埋怨父母,...

這7種父母,養不出孝順孩子!有的趕緊改

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無時無刻不滲透著父母全身心的關愛。照理,父母老去時,克盡孝道也是天經地義。然而現實生活中,「盡孝」卻往往被人們排在次要的位置······關於孝順,有一個古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