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罵,孩子越不聽話!批評孩子前,先把這8個問題弄清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在成長中,免不了會犯各種錯誤,大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犯錯時都急著去指責,而錯過了孩子自我認知的最佳時機。

其實很多孩子,他們都是越罵越不聽,越打越不理。

所以,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想發火時,不妨先問問他們這8個問題,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第一個問題:「發生什麼事情了?」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當事情發生後,家長先別急著用自己的主觀想法對孩子定性,也不要毫不講理地給孩子一頓臭罵,而是先冷靜下來,問清孩子事情的原委,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

先讓孩子說明事情,給他機會坦承,這樣即使孩子有錯,他也才能心甘情願地認錯!

第二個問題:「你的感受如何?」

——讓孩子的情緒有個出口

在了解事情的經過後,先問問孩子內心的感受,不要急著去指責他們。

因為在當時的境況下,孩子沒有心力去考慮對錯,他們只受到了內心感受的衝擊。

也就是說,他們這時情緒波動強烈,什麼也聽不進去,也不能冷靜思考。

家長們此時可以做個傾聽者,讓孩子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然後安撫孩子的情緒。

第三句:「你想做什麼?」

——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

很多孩子此時內心無法平靜,當你問出他想做什麼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都不要驚慌或是害怕,而是應該冷靜地問他第四個問題。

第四句:「那你覺得有什麼辦法?」

——讓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辦法

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來想方法,尊重孩子的意見。

同時家長也可以有意的幫孩子出謀劃策,但要保證孩子處於主導地位,父母只是引導的人,然後一起把解決的方法想出來。

但是,如果孩子的想法不那么正確時,家長可以接著問孩子第五個問題。

第五句:「你這麼做,後果會如何?」

——引導孩子思考結果

面對一個問題,不僅要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思考使用這個方法後背後將承擔的後果。

而此時,我們可以問問孩子是否能承擔這個後果。

孩子的年齡小,可能無法捋清思路,家長們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幫他把可能的後果都理出來,陳述事實,避免說教,然後讓孩子自己來選擇!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

——讓孩子自己思考下一步行動

當分析完情況和後果之後,讓孩子來選擇最佳的解決方式,這時的選擇一般是明智且合理的選擇。

而即便他的選擇和你的想法不同,也不要干涉孩子的決定,因為他不希望自己有個出爾反爾的家長,以後對家長的信任度會大大降低。

而最後的結果,即便是錯了,但孩子也能從錯誤中吸取難忘的教訓,收穫經驗。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

——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位置

孩子是需要幫助的,家長可以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一個援手。

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只有這樣,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才更有信心。

第八個問題:「下次我們該怎麼做?」

——讓孩子學會反思

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也是給孩子反思、自省、從問題中成長的機會。

通過以上的經歷後,孩子才能判斷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方法是否有效,結果是否如意。

這時候,是孩子成長的時候,也是鍛鍊孩子能力的關鍵時期。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年齡小,不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際上,再小的孩子也會有策略和辦法,況且如此行為正是培養孩子的時機,家長們不容放過!

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所以,當孩子犯了錯,家長不妨先問以上8個問題,多練習幾次,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歡迎大家關注我,獲取更多對孩子學習和教育有幫助的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六句話讓孩子主動認錯

想讓孩子主動認錯?不用罵,只需要六句話就可以2017-07-20 三公仔愛子有方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犯錯是常態,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接觸的事物越多,犯錯的狀況就越來越多。面對孩子的不斷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