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晚的寶寶不一定智商低,扒一扒:小孩子說話晚有哪些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遺傳、家長語言行為、後天環境都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

一般來說,女孩說話比男孩早。

親子交流多的家庭,寶寶說話也比較早。

說話晚的寶寶不一定智商低

寶寶語言的發育有很大的差異,這與遺傳、周圍的環境、父母與寶寶的交流、寶寶接觸的東西等諸多因素有關,說話晚的寶寶不一定智力發育落後,只要寶寶的耳朵、發音器官、大腦沒有問題就不需要著急。

男寶寶的語音發育一般情況下要落後於女寶寶,但如果直到兩周歲的寶寶還幾乎不會說話,則多半是遺傳造成的,媽媽可以問問寶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讓自己更加安心。

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除了不能說話,還有明顯行動遲鈍的問題。

如果寶寶健康檢查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媽媽就不必過於擔心。

但若是舌下系帶一直連到舌尖,嘴張不開而影響說話,就應及早治療。

如果寶寶出現了說話延遲怎麼辦?

父母要經常陪伴寶寶,多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幫助他擴展詞彙量。

父母和寶寶說話一定要控制語速,語句中的關鍵詞要加重語氣,讓寶寶明白什麼是重點。

寶寶晚上睡覺前,父母要給他講故事聽兒歌。

父母應選擇內容簡單易懂、節奏感強的兒歌,這樣更能吸引寶寶的關注。

當寶寶想得到一件物品時,父母不妨反覆說這件物品的名稱,加強寶寶的印象,說不定下次寶寶再要這件物品時就能說出來了。

那為什麼一些寶寶會存在語遲的情況呢?

扒一扒:小孩子說話晚有哪些原因

1、大人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很多媽媽喜歡和寶寶說疊音,如"吃飯飯""看車車",以為這種表達方式生動有趣,寶寶容易聽懂。

其實,這樣做弊端很多,既影響寶寶抽象思維的培養與發展,也人為延長了寶寶從疊詞過渡到說簡單句的時間。

2、大人包辦代替剝奪了寶寶開口的權利

寶寶能聽、但還不會說的時候,喜歡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指著奶瓶表示要喝奶,指著玩具表示想要這個玩具玩。

大人通常都很明白寶寶的意圖,於是搶著為他服務。

時間長了,寶寶有了依賴性,就懶得開口表達需要了,反正你總是能猜出他的心意。

3、強行糾正寶寶的語言錯誤

有一種父母恰恰相反,什麼都逼著寶寶開口說,一旦寶寶說錯了,就反覆予以糾正。

例如,寶寶一開始喊爺爺為"呀呀",就一個勁地糾正寶寶,非要他說對不可。

這類做法只能讓寶寶對言語產生討厭心理,乃至不喜歡說話,寧肯用肢體語言來交流。

4、語言進修狀況複雜凌亂

很多家庭有老人或保母幫忙照料孩子,家裡具備多種方言;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從小就教寶寶學英語,使寶寶生活在普 通話+英語+各種方言的環境中,這讓寶寶無所適從,體驗不到語言學習的樂趣,嚴重時還會造成失語。

5、大人不愛說話

寶寶的語言進展很大水平上受監護人的影響。

如果監護人性情內向、不愛言語,不能給孩子供給較為豐厚的語言環境,孩子遭到的語言刺激少、仿照成年人言語的機會少,語言發展自然緩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導致孩子說話晚的五大原因

寶寶都一歲多的,已經到了學說話的年齡,和他什麼他都能聽得懂,就是不張口學說話。不管爸爸媽媽怎麼教,怎麼引導,他都遲遲不開口,就連一個最基本的爸爸媽媽也不會叫,遇到這種情況,怎麼可能不急壞我們的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