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帶娃一定會累成狗,那是你根本不會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閒時翻翻朋友圈,經常看到媽媽們的神吐槽:「又造反了...求拯救!」「這個小崽子又想挨揍了!」
見過了太多帶個娃,家裡雞飛狗跳的情況。
一家子老老少少追著娃餵飯2小時,為了換紙尿褲穿衣服吵架之類的。
這壓根不是在養娃。
這是在自虐。
而我閨蜜帶娃的畫風就完全不一樣。
沒有抱怨,沒有吐槽。
時不時朋友圈發下美照,周末還出去逛街看電影。
要不是時常看到娃強行入鏡,這就是新婚小兩口度蜜月嘛!
而娃呢?
作息規律,吃嘛嘛香,簡直就和其他媽媽口中的娃不是同一個物種!
為什麼會這樣?
一、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家務
生了娃後,時間都被帶娃給占住了,家務活還不減反增。
時間更少事更多,怎麼破?
人的精力就這麼多,請月嫂又怕月嫂不好,讓孩子受委屈。
那何不把家務活交給鐘點工?
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3個小時足矣。
相信家裡有娃的媽媽們都懂,這省下來的3小時,有多珍貴!想想都開心!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請鐘點工,那咱也可以能懶則懶,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空氣炸鍋用起來!
當然,當和老人育兒觀念衝突大時,也可以把家務事交給老人分擔一些,這樣雙方都開心啦!
如果覺得婆婆做的不合口味,也可以和婆婆商量下分工,她切菜來我做菜。
同時,還有個訣竅就是保持家裡整潔,這裡面大有學問哦。
比如在床頭放上乾淨衣服、毛巾、尿布和紙巾,如果突然出現吐奶、尿床等緊急情況可以迅速控制局面。
不該孩子拿到的東西都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病曆本,疫苗本,水杯等放在專用的背包裡面。
不要小看這些細節,突發情況發生的時候手忙腳亂,實在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
二、不要孤軍奮戰,你需要盟友
1、藉助社交工具,例如微信群,QQ群等母嬰群
她家的孩子是個高需求寶寶。
當她在一個母嬰群里傾訴這個高需求寶寶的種種情況後,一些媽媽表示懷疑。
但很快她們了解了之後,她們非常認同她的育兒觀念。
有些媽媽甚至還改變了她們自己的育兒方法哦。
有位媽媽還告訴她,如果她能讓這個高需求寶寶健康的成長,她就有信心把她的孩子們帶大。
對她而言,這真的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另外,很多情況下,那些熱心的媽媽們,還經常能給予她需要的理解與幫助。
2、與家人一起承擔
她沒有氣餒的時候嗎?
肯定有!
在她寶寶一個月大的時候,有一次給她媽媽打電話:「媽,我已經哭了兩天了,我害怕,不知道要怎麼辦了。
」
後來她媽媽過來照顧並安慰她:「你的生活被這個可愛的小傢伙,弄得顛三倒四,有怨念完全正常。
」
她傾訴覺得有了娃後,再也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很沮喪。
媽媽就讓她把孩子放心交給自己,當她給媽媽演示了如何用奶瓶餵母乳後,便把孩子留給了媽媽,愉快地和老公出去,愉快地吃飯散步了一個多小時。
放鬆回來,又是一條好漢!滿血復活!
而老公,沒有經歷過懷孕,生子這個過程,對於父親這個角色並沒有多大的概念。
而實際上,有一位積極參與育兒的爸爸,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像個團隊那樣,實行輪班制,她累了,老公代替她,老公沮喪了,她充滿信心地幫助他。
這樣下來,她獲得了更多的幫助,老公和孩子更親密,並能發展出爸爸的創造性技能,而孩子會習慣爸爸的安撫和陪伴。
如果想要解決家裡人在育兒問題的分歧,那麼抽點空,一起去上幾節育兒培訓班,帶起娃來更加事半功倍。
三、學會預測和計劃
學會預測孩子的需要,儘可能地避免出現尷尬的局面。
比如說孩子通常在傍晚哭鬧,那我們就不應該選擇這時候去超市之類的公共場所。
如果孩子在下午2點想睡覺,那我們就應該避免在這個時間段做興奮劇烈的運動。
孩子的作息時間,是全家最高的「基本法」。
根據孩子一天的表現,來安排一天的事情,這樣就不必總是要「硬著頭皮上」。
四、「教養」孩子而不是「餵養」孩子
寶寶半歲以後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啦。
這時候如果不趕快把「餵養」改成「教養」,很快你就會收穫一隻無法無天的小惡魔哦。
不吃飯,不刷牙,不睡覺...
怎麼破?
最事半功倍的辦法就是引導。
就以刷牙為例,每次刷牙,寶寶排斥,不願意好好刷。
引用西爾斯的建議,讓爸爸和寶寶進行刷牙比賽,定一個規則,比誰先跑到洗臉池,擠好牙膏,再看誰刷的慢,刷完後再互相檢查是否刷乾淨。
通常爸爸會故意輸給寶寶,讓寶寶超有成就感,並很期待每天的刷牙比賽。
還有就是換尿布。
每次寶寶換尿布的時候都是滿屋亂跑哭天喊地,穿上又脫,讓人頭疼不已。
後面採用了西爾斯的方法,每次換尿布先把乾淨的尿布放在娃面前做獻寶狀:「看!一塊新尿布!多乾淨多香香啊!」
然後唱著歌脫娃的褲子:「小腿腿鑽山洞~小腳腳鑽出來~小屁股肉滾滾~系上新尿布!」
系好後做大喜過望狀,啪啪鼓掌,大功告成。
現在只要跟娃說「尿布」娃就會自動躺平,滿懷期待地看著我。
當你用娛樂的心情去看待帶娃這件事,
帶娃真的會成為你和孩子最棒的親密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