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注意這六點,防微杜漸不讓孩子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老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尤其是平時的壞習慣,如果不注意,遲早有一天這些小問題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禍端。

不想害了孩子,一些壞習慣一定要幫助孩子改掉。

1.愛耍脾氣

很多孩子有貪看電視、貪吃零食、到點不睡的行為,一旦爸媽阻止,他就怎麼也不聽,各種耍脾氣。

如果爸媽對孩子的壞脾氣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反覆「要挾」父母。

長久以往,孩子的脾氣暴躁,越加自私,喜歡不勞而獲。

在孩子耍脾氣時爸媽一定要明確地告訴他:「耍脾氣沒用,平穩下來了再來好好說話。

」然後父母就可以及時離開他的視線,讓孩子自討沒趣。

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跟他講道理,談談要求,怎樣可以滿足他們,這才能幫助孩子改變脾氣。

2.太過依賴父母

有的孩子獨立性差,穿衣吃飯,穿鞋收拾書包這些自理能力都要依賴爸媽,這樣的孩子遇到問題不懂得思考,心理很脆弱,如果父母不在身邊,他就容易有挫敗心理,更不利於成長。

不妨做個懶爸媽,懶於幫孩子做事,才能真正讓孩子學習獨立。

平時爸媽應該鼓勵孩子多動腦筋勤動手,別忘記適時給點啟發即可。

只有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地成長。

3.孩子打人有暴力傾向

有的孩子,特別是男孩,跟同齡人玩耍時喜歡打人。

如果爸媽放任不管的話,將來長大了,這種不良行為就會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了。

崇尚暴力的孩子,往往內心容易孤獨,很難專注於學業。

爸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時也喜歡打罵孩子,切忌影響孩子。

當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時,爸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並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人。

」只有正確引導孩子發泄情緒,才能改變打人的壞習慣,如果孩子依舊犯錯,可以加以小小的懲罰,但是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4.孩子怕懲罰而愛說謊

有的孩子以為說謊能取悅大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有的孩子因為犯錯害怕被懲罰而說話逃避。

如果孩子說謊嘗到甜頭後,很容易就一發不可收拾。

孩子長大了還攜帶這種壞習慣到了社會,是很難被人接納的。

爸媽一定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孩子面前言出必行,不哄騙他們。

這樣孩子才願意信任家長,模仿家長的好行為。

在孩子說謊時,爸媽一定要認真地告訴他不對的地方在哪裡,一定要誠實表達,再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一時的說謊是永遠沒辦法解決問題的。

當孩子說出真相時,可以表揚他說了實話,再讓孩子承擔責任。

5.做事磨蹭無時間觀念

有的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長久以往,當孩子消磨掉學習熱情後,自己的將來也就因此失去了更多好的可能性。

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用言行去感染孩子,該做事時立馬起身做事。

從小也該給孩子灌輸時間觀,讓他們了解時間的寶貴。

不妨給孩子講一講古代人惜時做事的故事或者自創一些有關時間的童話故事講給孩子聽,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的好習慣。

6.孩子沒有禮貌

爸媽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禮貌,那麼孩子就會以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更沒有感恩之心。

長大之後,他的言行舉止都會暴露出家庭教育的缺陷,到時候父母再擔心也無濟於事了。

無論什麼時候,爸媽一定要教會孩子禮貌。

孩子從小就該學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麻煩你幫我……」這樣簡潔的禮貌用語。

爸媽一定要以身作則,常和孩子做類似的互動,強化孩子的習慣。

孩子在公眾場合沒有禮貌時,爸媽可以給他面子,但是一定要抓準時機或給孩子一個制止的眼神,讓他知道沒禮貌的行為不被喜歡。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

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不要忽視孩子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趕快防患於未然吧!

㊣ 免責聲明:除原創文章外,本公眾號發出的文章均為網絡資源整理髮布,以此補充我公眾號關注粉絲的知識拓展,如涉及侵權問題,請私信平台主編!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課程

快人一步得到!!!

先人一步

掃碼關注

小藝老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些壞習慣會毀了孩子,家長別再縱容了!

老人們都說:三歲看老。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特別是平時的壞習慣,如果不注意,遲早有一天這些小問題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禍。不想害了孩子,這些壞習慣一定要讓孩子改掉。1 、愛耍脾氣很多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