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聰敏寶貝兒童運動館:兒童感統失調不可小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感統即為感覺統合,是大腦的一項重要功能。

感統失調就是感覺統合失調,是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感統」從專業角度來說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的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兒童感統失調無疑會造成兒童學習和交往的障礙,儘管這樣的兒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慧,但由於大腦的協調性差,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因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學習、生活、運動,人際關係等,妨礙兒童正常的成長教育。

然而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調查表明,感統失調也分為先天原因和後天原因。

先天原因有:

一、母親在懷孕期間參加緊張、忙碌的工作或家務勞動,長時間保持某一種姿勢,影響胎位,進而影響胎兒前庭感覺、本體感覺能力的學習和發展。

二、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導致觸覺失調。

三、懷孕期間不正確的吃藥和打針對幼兒造成的傷害。

四、母親的不良生活習慣等

後天原因(環境及人為)有:

一、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二、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三、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

四、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

五、有些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照顧孩子時,容易出現過度保護的傾向。

以上皆是造成感統失調的主要原因,但總體來說後天影響因素更為嚴重。

當然,造成影響的原因也多種多樣的。

感統失調這些問題通常在孩子幼年時不會表現得十分嚴重,但到了學齡期,就會在學習能力和性格上表現出障礙。

與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們在玩什麼東西的方面學習較快,也能集中注意力。

可是,在學習具體科目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質方面,就顯得十分吃力。

家長和老師假如沒有及早發現孩子的這些行為問題並及早進行心理輔導訓練,便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發展,造成孩子心理發展遲緩和不擅處理人際關係等問題,進而出現厭學、逃學、撒謊、打架、叛逆等行為問題。

或許感統失調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陌生不代表可以對其掉以輕心。

面對兒童的不正常行為,聰敏寶貝還望各位家長謹慎對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