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帶著禮物回家,媽媽卻不開心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刷朋友圈看到同事淳子更新:

暖暖,媽媽為了你的生日也是拼了!要開心幸福呦!還附了一張圖片:幾十個貼著卡通圖案的精緻粉色小禮盒,還挺驚艷的。

淳子來上班的時候,我好奇問她,現在生日都要這麼大陣仗了嗎?還要精心製作這麼多的禮盒?

淳子連連點頭說,現在養個孩子真不容易,小朋友生日家長都會送大蛋糕來學校分享,有時還會贈送禮物。

其中有些禮物價值可不小,有非常精緻的鉛筆盒,還有可愛的橡皮套裝,還有漂亮的玩具,甚至還有好看的書包……

暖暖跟淳子說:「媽媽,我也希望在幼兒園過生日,幫我買個更大的蛋糕好不好?」

看著暖暖期待的眼神,淳子哪敢拒絕,但心裡也不是滋味,心裡盤算著更大的蛋糕是多大,十四寸?十六寸?

2

能收到別人的禮物對於孩子來說是驚喜,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無疑變成了壓力。

畢竟輪到自家孩子的時候,不可能選擇忽視啊,不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東西跟別的小朋友分享,心裡也會失落,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

在暖暖生日來到之前,淳子發愁了一陣,班上三十幾個孩子,就算買便宜點的禮物再加上兩個大蛋糕才夠孩子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後來淳子想出了個主意,剛好最近要做粽子,而且自家粽子味道很不錯,倒不如自己製作小禮盒送給孩子們,也算是別出心裁了。

淳子買來禮盒自己折,又買來孩子們最喜歡的超級飛俠的卡通貼紙貼在禮盒上,又買了孩子最喜歡的棒棒糖,組成了獨一無二的禮品盒。

把禮物送去幼兒園的時候,淳子其實挺忐忑的,擔心孩子們收到禮物會不喜歡,沒想到暖暖回家後很驚喜地抱住淳子:

「媽媽,你做的禮物太棒了,同學們都很喜歡,謝謝。

淳子訕訕地說,今年的關算是過了,還有明年,後年……日子還長著呢。

3

問過身邊的很多朋友,在幼兒園過生日似乎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而且據一項調查顯示,69.2%的受訪者確認身邊存在幼兒園過生日攀比的現象。

乍看是孩子要過生日,家長為了滿足孩子心愿才買蛋糕送禮物。

但實際上,有時恰恰是家長自己的虛榮心太甚,才會過於在意過生日攀比這件事。

在幼兒園過生日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可是處理得好,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擁有更快樂的童年和回憶;可倘若處理不好,則有可能讓孩子產生不良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什麼呢?

它是一種不滿足於現狀、不甘落後他人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識,從孩子形成自我意識開始,漸漸也就懂得了比較,他會有自己的偏好,自己的認知和自己的追求,只要好好引導,攀比心也能成為孩子長的好幫手。

4

別把大人的心理代入孩子的心理

大多數時候孩子對於金錢物質根本沒有什麼概念,有時單純只是欣賞或者喜歡,就會被父母定義為攀比。

就像淳子剛開始也覺得暖暖生日要更大的蛋糕,是因為攀比,可是當她用精心製作的食物小禮盒同樣換來女兒開心的擁抱之後,她才知道是自己誤會女兒了。

其實暖暖想在幼兒園過生日,只是喜歡大家在一起過生日那種被圍繞和關注的氣氛。

她要大蛋糕只是因為覺得每個小朋友能多分到一點,在她心理根本沒有覺得哪個更貴更好的概念,反而是大人們時常虛榮心作祟,害怕丟面子,要跟風。

5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之前在一個舞蹈培訓班看到一對母女在鬧彆扭,原來是小女孩看到了另外一個姑娘的鞋子特別好看,她要媽媽給自己也買一雙。

「家裡有那麼多漂亮的鞋子,幹嘛還要再買一雙啊?」媽媽一臉不情願

「那上次小姨穿著好看的衣服,你不是也跟著買了一件差不多的嗎?我就是喜歡這雙鞋,幫我買嘛。

這位媽媽顯然被女兒說得頭痛,安慰她先進去跳舞,買鞋子的事以後再商量。

可是從她倆的對話裡面,很容易看得出女兒的行為顯然是被媽媽影響的,正因為看到媽媽曾經有過攀比購買的行為,她才央著要買鞋。

孩子的模仿力和好奇心很強,而作為他們最親近的父母恰恰是最容易模仿的對象,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孩子心理留下印跡。

當大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愛比較,愛炫耀,愛攀比,孩子自然也會模仿這些行為。

唯有父母以身作則,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樣,自己不虛榮,不攀比才是最重要的。

6

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

培養孩子的自信

表弟小時候特別愛花錢,每個月的生活費都高得令人咋舌,可是他買的很多東西都堆在家裡,用了一兩次就不用了。

表弟買那些東西的理由也很奇葩:「別人有的,我為什麼不能有?」

舅媽自己忙於生意,疏於照顧表弟,只能用金錢彌補,可是因為過度攀比在學校里引起矛盾,出事了才引起舅媽一家的重視。

所幸那會兒舅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沒再一心撲在生意上,而是騰出些時間來陪伴表弟,照顧家庭,後來表弟的脾氣和性子都好了很多,也不總愛攀比炫耀了。

後來表弟長大之後才跟我們說,當年沒人管他,那樣做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希望有人關注他。

這種攀比行為純粹就是因為缺愛而導致自信心不足,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才能讓他有安全感,也能強大自己的內心。

7

轉移攀比的關注點

巧妙借用攀比之心

小侄女不太愛記班上同學的名字,那麼多人她記得最牢的就是叫姍姍的小朋友,因為姍姍跳舞跳得很好,唱歌也很棒,穿得衣服很漂亮,班上的男孩女孩都喜歡跟姍姍做朋友。

所以小侄女每當看到姍姍買了什麼書包、橡皮、玩具、裙子,她都會照木照樣買,還一定要報班學習跳舞,說要比過姍姍,後來姍姍去學鋼琴了,小侄女也要去學。

小侄女這麼折騰,剛開始表姐蠻吃不消的,因為小侄女並不是真的喜歡舞蹈或者鋼琴,她就是為了想變得姍姍那麼受歡迎,舞蹈班學了幾節課就不願意去了。

一次學校里的繪畫比賽,小侄女拿了一等獎的機會,表姐問她:「姍姍有得獎嗎?她那麼厲害。

「沒有,她畫得沒我好。

趁著這個機會,表姐引導孩子認識到她自己也有優秀的地方,鼓勵她多發揮自己擅長的優點,不用跟在別人後面做小尾巴。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其實證明她心底有競爭意識,只要好好引導,也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巧妙地將這種微妙的心理轉化成為前進的動力。

- END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