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的時候,你在玩手機嗎?專家:這是假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

曾有人套用泰戈爾的詩調侃時下的年輕人。

而當這句話發生在親子之間時,是否會覺得有一些悲哀?最近,這個話題在錢報童玩會的媽媽里引起了討論,有的是媽媽爸爸互相吐槽,有的則是引發了孩子的抱怨。

近七成父母親子時間玩手機

「這個手機,究竟是什麼妖怪?它又不漂亮,又不能變棒棒糖,可為什麼爸爸媽媽都愛它?臉寶只好學著跟熊寶玩兒,因為熊寶不會看手機,不會不陪我……」有位漫畫家創作的名為《臉寶的爸爸媽媽被手機抓走了》的動漫最近又被不少人轉載,眾多家長看後,直呼「太揪心」。

身處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親子時間刷屏,是很多年輕父母的「通病」。

「爸爸你再看手機,眼睛要瞎掉了!」鐺鐺媽說,前兩天3歲的兒子如此「噴」老爸。

「孩子爸經常教育說看電視、玩手機對眼睛不好,但他自己總是在玩。

兒子顯然對他的雙重標準很不滿。

無論是在吃飯、坐車、逛街走路還是泡咖啡館,抱著手機、平板,聊聊微信、上上QQ、打打遊戲,許多人似乎覺得:世界上有這些就足夠了,在這其中有不少家長。

據《2014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顯示,我國家庭親子關係存在七大主要問題,其中一項尤其值得人們關注,就是「年輕父母,失陪不失趣。

」數據顯示,17.8%的父母與孩子共處時常看手機,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這兩類加起來等於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時看手機。

「陪孩子時是否會玩手機?」記者就此也調查了一些家長,只有10%的家長表示「還好」,其他家長表示會刷朋友圈。

而對幼兒園小朋友的採訪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願望:「希望媽媽不玩手機,抽出半天時間來陪我」、「爸爸卻經常玩手機,我希望他以後能多陪陪我。

長時間看手機讓寶寶不安,陪伴是最重要的「育兒力」

此前波士頓醫療中心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寶寶都很反感父母沉溺於手機。

事實也證明,當父母花更多時間關注手機時,多數孩子會變得焦躁不安,並試圖通過自己的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問題都起源於父母對孩子的忽視。

」育兒專家王人平表示,導致孩子出現哭鬧、打人、摔東西、過度黏人等常見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存在感和安全感,以此方式呼喚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王人平解釋,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根基。

在孩子的養育中,唯有與孩子長時間的相伴,父母才可能把自己的信念、價值觀等傳遞給孩子,幫孩子成就自己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而在陪伴中,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進而構建起獨立的人格特質和建立與父母穩固的依戀關係。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王人平表示,我們雖然可以通過書籍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大致規律,但具體到某一個孩子,個性和特質卻是存在很大差異的。

父母須在孩子生活和遊戲時觀察他,在孩子種種不同的情緒和狀態下研究他,而做到這些的前提是,父母長時間地陪伴在孩子身邊。

不過,專家提醒更值得警惕的是「陪而不伴」。

對孩子的陪伴,質量比時間的長短重要。

「成人認識世界靠思考,而孩子是靠感受探索世界的,如果邊陪孩子邊玩手機玩電腦,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在爸爸心中,手機電腦比我更重要。

這種狀況之下和爸爸單獨待著,孩子會產生恐懼感。

」王人平說,自己只要不出差,每天晚上就是鐵打的親子時間,那個時段絕不上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