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高爾基說:「單單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
」
人與人之所以不同,除了天賦,最大的變量就是後天受到的教育方式。
在幼年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
1
一熊孩子跟著家長去火鍋店吃火鍋,在他們的後側方坐著兩個女孩,看起來像是好久不見的閨蜜。
熊孩子跑到那兩個女孩的桌底,想要偷拿其中一個女孩的手機,女孩發現收回了手機。
熊孩子很委屈,跑去和媽媽告狀,指著那兩個女孩說:媽媽他們不給我玩手機。
本該利用此機會好好教育孩子別人的東西都不能動的媽媽,卻一眼寵溺地對熊孩子說:「哎呀,你就和姐姐好好說說,讓她借你玩一會兒「。
於是小孩子又跑過去,試圖再次拿起手機,女孩任然不給,熊孩子就乾脆站在凳子上,往女孩的火鍋里吐了幾口口水。
兩女孩看到此情景自然被嚇壞,並告訴他的父母,結果很驚訝,小孩的父母甩下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嘛,讓一讓不就好了「。
後來老闆給這兩個女孩換湯鍋的時候,熊孩子躲在大人的背後,就在這時候,熊孩子端起滾燙的鍋湯,對著對面的女孩劈頭蓋臉地淋了上去。
一瞬間女孩尖叫,場面混亂,後來打聽到那個女生半邊臉毀容。
看完後我不知道你們是什麼感覺,如果你曾經對熊孩子的印象還只是停留在:吃你零食、毀你周邊、搶你寶貝,那麼看完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有些心寒。
這位媽媽是愛孩子嗎?當然是,但沒有原則的愛並不等於教育,她只是做了母雞都會做的事。
其實小孩的第一位人生導師就是自己的父母,很多時候,大人們常說現在的孩子太難教育了。
把原因歸結到孩子不懂事,不聽話上,而忽視了自己的言談舉止不經意間摧毀了孩子們稚嫩的心靈。
2
優秀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有次坐地鐵,對面是一對母子,小孩子估計就四五歲吧,一直吵著要站到座位上。
我經常在地鐵上遇到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媽媽都是貼心的保護好孩子,結果那位媽媽很認真的把小孩子抱了過來,認真但不失溫柔地告訴他:我們有得坐已經很幸運了,你看看叔叔阿姨們是不是一直在站著,叔叔阿姨工作也很辛苦的,還給你讓了位置,你把座位踩髒了,別人坐下來衣服是不是也髒呢?結果小孩子不鬧騰了,乖乖的坐在位置上,而且還用他的小手擦了擦座位。
當時我真的恨不得要起身鼓掌了。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
」所以你看,子女教育並不一定要正襟危坐跟孩子講什麼大道理,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好的道理。
3
你了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比如: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
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
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會長大。
4
有句話說得好:你問孩子什麼問題,其實反映出了你自己的生活狀態;你傳達給孩子什麼信息,孩子將來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什麼樣的父母,照出來的就是什麼樣的孩子。
人們總在說:道理聽了千千萬,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何?光聽道理沒用,光講道理也沒用。
什麼才有用?行動。
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會開花結果。
教育孩子,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作為父母,只需做好榜樣,當一面無比光亮美好的鏡子,孩子自然能從中找到自己該有的樣子。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