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孩子,方式方法沒對,會有這些「後果」,家長該看看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下很多年輕夫妻由於生活、工作的關係,孩子就交給家裡老人帶,只是家裡老人的教育理念真的能帶好孩子嗎?這是很多家長都該重視的問題,不要因為沒時間、工作忙就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丟給了父母。
老人幫你帶孩子,會存在這些意想不到的情況:
1、過度溺愛孩子,導致脾氣古怪
老人都特別溺愛孫子孫女,簡直是有求必應,寵上天,導致的後果是:脾氣大,小氣,自私,性格古怪。
長輩這些做法,只能是害了孩子。
2、「圈養」導致孩子內向、膽小
很多老人帶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會宅在家,孩子總待在家缺少和外人的接觸,會變得內向、怕生、膽小,同時也更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3、「過分保護」,限制孩子的思維探索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對新事物難免會新鮮。
但老人怕孩子遇到「危險」,經常制止:不要動這個、那個危險不要去看.....這種「過度保護」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智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4、縱容孩子吃零食,不吃飯
老人在給孩子餵飯時,孩子只要不吃,隨便餵幾口也就作罷,擔心孩子餓著,飯後給孩子零食吃,這種餵孩子的方式肯定不對,孩子不好好吃飯,營養得不到補充,而零食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害無益。
5、縱容孩子說謊
父母通常會禁止孩子吃食物或禁止做一些事情,但是老人看著孩子「可憐」,就教導孩子說謊,久而久之,會讓孩子養成為達目的而說謊的壞習慣。
6、教孩子推卸責任
例如孩子自己不小心摔倒或磕到了,老人會說都怪這個桌子或地不好,而這只會讓孩子分不清對錯,養成將責任推卸給其他的習慣。
7、家長教育孩子,老人最好不要插手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及時的指出、引導時,老人這時候最好不要干涉家長的教育,因為很多老人看孩子哭,都會心痛,就會打斷家長的教育,這樣一來孩子會有牴觸情緒,認為是家長這樣做是錯的。
都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小就要抓。
生活中,很多家長因為家庭條件有限,選擇讓老人照顧孩子。
如果老人有以上這些問題,要提醒家長及時引起重視,然後積極引導老人正確的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