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了,父母可以做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媽媽給我留言說,自己的孩子在玩的時候經常遇到不明原因被小朋友打了,哭的很委屈,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最近的比較火的校園欺凌事件,我也有所關注,但角度更多的是思考作為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他長大後更加自如的面對類似的情況。

環境是不可控的,而我們的可以做的,就是從小給孩子的內心不斷的注入力量,讓孩子有勇氣面對,遇事主動尋求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觀察下,在學校里經常會被欺負的孩子,其實是有共性的。

比如,看上去比較弱的孩子,這類孩子不夠自信,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事情無法和父母安全溝通,等等,這類孩子往往是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以及成長環境中親子關係不好,對父母缺乏信任的孩子。

所以,父母更重要的任務是如何幫助孩子避免成為這類看起來比較好欺負的孩子。

在孩子三歲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培養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遇到的所謂孩子之間的衝突,並不能稱為傳統意義上的「欺負」,更多的是孩子之間不能自我表達造成的無意識攻擊事件。

作為父母,我們通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虧,遇到類似「被打」的事件,很多父母都鼓勵孩子打回去,要不然會「被欺負成習慣」,我和爸爸探討過這個問題,「打回去」可能是孩子面對類似問題時的處理方式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處理方式,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積極的去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父母如何看待孩子「被欺負」這件事。

三歲以前的孩子,遇到事情還是根據自己的本能反應,教孩子對類似的「被打」事件如何反應通常是不奏效的,還可能造成孩子的困惑,因為孩子可能第一次遇到類似的事情,他並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父母首先不要把類似的事件看成是孩子被欺負了,跟孩子學走路的時候碰到了牆壁一樣,只是長大的路上一次小插曲,我們如何把這個小插曲變成學習的機會就非常重要了。

對孩子而言,每一次衝突都是學習的機會,如果大人看到孩子之間有衝突就大呼小叫的,孩子可能會被嚇到,或者本來很小的一件事孩子看到大人的反應就覺得事情很可怕,造成什麼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有一次在早教中心,兒子對一個類似學習桌的玩具產生了興趣,有一個大一點的孩子已經在玩了,我兒子和另外一個小朋友同時坐在了那個玩具前面玩起來,最先在玩的那個孩子伸出手就要打這兩個後來的孩子,我兒子離的比較近,直接就給打臉上了,不是很嚴重,但兒子一臉茫然,我就在不遠處,心裡咯噔了一下,因為兒子沒什麼反應,而且那個動手的孩子媽媽也在限制他,就決定觀察看看。

兒子一直在觀察旁邊那個動手打人的孩子,他的媽媽握住他的手,不讓他自由的活動,我想兒子的內心戲可能是這樣的:

他打我了?發生了什麼事?

難道他不喜歡我和他一起玩?

他的媽媽捉住了他的手,他看起來很不舒服~

原來他媽媽不喜歡他動手打人。

我也不喜歡~

那我以後也不能這樣~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這可能就是個學習過程,他看到別的孩子的行為,以此來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為。

因為並不嚴重,我也無需糾結,那個媽媽看起來很焦慮,她並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件事,我的兒子是安全的,這樣就好。

我不希望兒子覺得這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所以採取的方式是不干預。

他會在自己的體驗中有所成長。



那麼如果孩子打起來怎麼辦?

我所主張的不干涉,並不是鼓勵孩子不去反抗,而是遵從孩子的本能,如果被打的孩子本能的打回去,這可能就是兩個孩子之間互相學習的機會了,我們尊重自己的孩子,也要尊重別人的孩子。

父母判斷需要介入的時機非常重要,安全是第一,其次是判斷孩子們無法處理類似情況的時候。

作為父母同樣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判斷和觀察能力。

第二,關注孩子的變化,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因為被打,哭了,有情緒了,該怎麼辦?我一直在說,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遊樂場,孩子玩自己的,家長就在玩手機,或者干別的事情,這樣並不可取。

一方面考慮到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就是關注到孩子間可能的衝突。

如果孩子突然哭了,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當然無法給他幫助。

可以觀察下,孩子看起來玩的很投入的時候,他也會隔一段時間回來找媽媽的目光,看到之後,再繼續安心的玩耍。

孩子在衝突中有了情緒,以前我總是習慣性的說「沒事、沒事」,試圖給孩子安慰,後來學習了共情《共情的力量》,就試圖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讓他覺得自己被理解。

但這些都是方法,是所謂的術,而是否遵循到了方法背後的道,真正的看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納,並不容易。

為了共情而共情是不可取的,我們都過類似的經歷,發生了一件事,我們跟別人提了一下,只是一下,對方就開始安慰你,用其他的事情鼓勵你,這種情況下你的感受就是怎樣?尷尬?被指責?事情變得很嚴重?等等,我自己就有過類似的經歷。

這就是共情沒共上的例子,反而給對方增加了負擔,最好的共情是最簡單的,就是陪伴,傾聽,和簡單的回應,管住自己的嘴,避免解救、安慰、建議等、真正的看到對方的處境,陪伴對方,和對方的情緒呆在一起,只是呆在一起。

孩子的情緒被接納了,疏通了,自然有能量去面對各種問題。

不需要大人過多的「教導」。

第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大部分情況下,三歲以下的孩子這些小衝突都是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衝突過後,跟孩子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說出剛才的場景,描述的過程本就是一個疏通的過程。

小一點還不會表達孩子,可以父母幫他梳理,大一點的孩子,就要鼓勵他自己說出來,這不但可以有助於孩子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對於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感受是我們這一代人比較少用到的詞,而感受才是整個衝突事件裡面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感受得不到重視,就會在孩子身上積累和堵塞,久而久之就可能會產生情緒的爆發。

很多情況下,因為發生了某件事情,大人覺得不至於那麼嚴重,孩子平時的表現也不至於如此,可孩子就是崩潰性的大爆發,就有可能是一段時間以來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遇到一個導火索,一股腦爆發出來了。

所以,遇到類似可能讓孩子產生問題的衝突,一定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表達自己,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會順暢很多。

當然,作為父母,我們很多情況下都不能很好的面對和梳理自己的感受,但幫助孩子的前提一定是父母自己認識和表達感受,做好正面的示範,這同樣需要父母持續不斷的學習。

第四,提供一個可以安全溝通的成長環境。

這裡想說的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很多孩子長大以後遇到真正的欺凌事件回家不敢跟父母表達,原因就是擔心父母會指責他。

也並非孩子一開始就不信任父母,可能某一次孩子受了點委屈回家說,被爸爸媽媽輕描淡寫成:「多大點事啊,你是個男子漢怎麼怎麼地!別人怎麼地你怎麼就這麼矯情?~~」類似這樣的話應該不生疏吧?

孩子在父母這裡並不能得到接納,久而久之,父母不再是安全的傾訴和表達對象,在父母這裡得不到歸屬感,孩子遇到事情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變的自閉,或者在其他的小團體尋求歸屬感,這可能就是很多孩子拉幫結派的最初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清楚一點,有時候孩子看起來在我們面前更容易有情緒的外露和表達,那是因為在父母面前他覺得安全,他的很多感受在父母這裡可以安全地表達,被父母接納了,會更有力量去面對外在的挫折。

我們帶兒子在外面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陌生人稱讚,這個孩子那麼好帶,很乖巧之類的話,但是回到家裡,兒子其實挺愛哭的,有點什麼事情不如意就會哭,這可能也是在父母面前覺得安全,所以各種情緒都會很自然表達出來。

所以,在家裡給孩子一個安全的表達環境很重要,家就是一個儲蓄愛的地方,是一個接納所有的感受,可以給我們每個人充電的地方,所以,不要讓我們的孩子「無家可歸」~

後記:

親子關係其實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所謂的「問題孩子」,「青春期叛逆」等大多是父母和孩子的聯結不夠,不能彼此信任,不能安全的溝通,一步一步積累導致的,所有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從親子之間的聯結開始,需要父母持續不斷的自我成長和改變。

我是坐標青島的全職媽媽,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的家長講師,想了解更多相關育兒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37度媽咪正面管教(微信號:hongjimam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