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長,我們對孩子捉弄和逗的區別,生活中不要再犯這樣的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捉弄孩子,是很多成人們和孩子相處時候的模式,利用自身的優勢捉弄不經世事的孩子,故意讓孩子犯錯,哭泣或者害怕,成人們是高興了,達到歡樂的目的了,但是這樣做在孩子的心裡留下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分享一位媽媽的案例:

洋洋從小生活在大家庭里,從小說話早,而且特別會說,所以鄰居特別喜歡捉弄他玩,但是不是正常的和孩子說話,總是教他做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有時候讓他拽拽媽媽的頭髮,拽了給個東西吃,有時候強行抱著他玩,明顯孩子在掙扎不願意,有時候也會裝作生氣的凶孩子,看到孩子害怕的表情,又會哈哈大笑,其實這樣子會讓孩子非常的惶惑不安,不知道錯在哪裡?弄得孩子不知所措。


其實我不喜歡這樣逗孩子,但是礙於面子,覺得只是個玩笑,強行制止也覺得不好意思。

但是有一天,發現洋洋和外人打交道的時候流漏出不自信,說話時也膽怯,不像以前那樣大大方方了,經常想說什麼事情,但是又拿不准,眼神猶豫閃躲,雖然著急,但是找不到癥結所在,覺得應該在生活中培養他得自信心。

有一天,下班回家,看到洋洋有哭過的痕跡,就問他爸爸是怎麼回事?原來,洋洋和爸爸在單位的時候,爸爸開會,洋洋一個人在外面玩,同事看到後,逗洋洋說:「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跟我回家吧」說著就要拉他,洋洋嚇的大哭起來。

這件事情我反思了很久,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拒絕孩子這樣被捉弄,如果礙於面子,可以少碰面,儘量不製造在一起的時間,有大人喜歡嚇唬小孩子取樂,比如對於小男孩,就做出拿到割小雞雞的動作,成人覺得好玩,不以為意,一笑就沒事了,其實行為上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對孩子來說毫無趣味,只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要禮貌堅決的制止,這不是小事!

以上是以為媽媽的真實案例,遇到捉弄孩子的人,我們一定要維護好孩子的權益,不能因為愛面子,不好意思,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事情沒有小事!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快了為前提的,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孩子快了的事情!

其實「捉弄」和「逗」孩子的區別在於,捉弄孩子是在為成人製造快樂,而忽略了孩子的心裡,「逗」孩子是身處孩子的世界裡,給還製造快了,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如果你身邊有愛捉弄的孩子的朋友,你會怎麼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