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要分時機,寶爸寶媽你們知道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家一個寶寶,所以很多家長會寵溺孩子。
可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又愛又恨的寶爸寶媽們不知該如何應對。
如何教育孩子已經成為了當今父母的一大難題。
我們熟知的古人教育孩子中「孟母三遷」、 「畫荻教子」、「 岳母刺字」等都是我們教育孩子很好的例子,家長是孩子的最好的導師,今天貝貝給各位寶爸寶媽介紹的是對孩子的適時教育。
那麼何為適時教育?親愛的家長們請跟著貝貝一起來學習吧!
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
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
是早上出門時。
一日之計在於晨,父母要幫助孩子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溫馨地與孩子道別,而不是讓孩子從早上開始就受氣。是父母有情緒時。
父母脾氣已經很壞,很容易一張嘴就罵人,結果傷了孩子,也損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愛形象。
此時,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氣和後再開口。是一起吃飯時。
很多父母平時不抽時間陪孩子,只有吃飯時專心面對孩子,看到孩子有什麼問題,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麼問題,就開始教育孩子。
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破壞本來寧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是發生直接衝突時。
孩子說好晚上8點回來,結果10點才回來。
父母早已窩了一肚子火,這時如果開口,必然發生直接的衝突。
倒不如把事情壓後,等第二天再聽孩子解釋。
而且,父母表現了寬容與大度,會讓孩子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批評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做到心服口服,這樣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所以批評孩子時一定要講究方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通常我們批評孩子時總是聲色俱厲,如臨大敵,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受到傷害。
所以我們不如換一副表情,比如我們可以用凝重表情、嚴肅的表情來表達我們對待孩子的錯誤的態度,語調也大可不必高八度,相反可以比平常的聲音更低沉一些,緩慢地如談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並注意用眼睛一直看著孩子的眼睛。批評孩子一定要客觀,實事求事,就事論事。
告訴孩子他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所犯錯誤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父母的感受如何等,千萬不要誇大孩子的錯誤,比如孩子有幾次把屋裡弄得很亂,批評孩子時就不能說孩子總是把屋子弄得很亂。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時嘮嘮叼叼說個不停,卻說不到要點上,盡說一些廢話和孩子反感的話,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於是索性左耳進右耳出。
所以批評的話不在多,要言簡意賅,恰到好處。不要給孩子下結論,貼標籤。
如不要因孩子做錯了一件事,就給孩子下結論說孩子笨。
因為孩子愛睡懶覺就說孩子懶。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不要在公共場合和孩子的朋友面前批評孩子,要給孩子留面子。
批評最好在只有兩個人的時候進行。
古人對批評教育孩子的時機也很講究,他們認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過錯的時候,不應該責備。
清人陳繼儒認為「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
他認為以下七種情形不宜批評孩子:
「對眾不責」即不要在眾人面前責備孩子。
「愧悔不責」即慚愧後悔不責備孩子。
「暮夜不責」即夜晚不責備孩子。
「正飲食不責」即吃飯時不責備孩子。
「正歡慶不責」即正在歡慶時不責備孩子。
「正悲憂不責」即正在憂傷時不責備孩子。
「疾病不責」即正在患病時不責備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適的時間與合適地方採用合適的方法教育批評孩子,孩子在心理上更易接受,批評的效果自然會反響很好,同時還能增加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