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和尊重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媽媽們一說起上中學的孩子就頭疼。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與孩子不僅是血肉相連,更是心意相通的,媽媽很容易就知道孩子的想法,孩子也願意和媽媽說自己心裡話。

可是等孩子過了小學六年級那個暑假,升入中學,媽媽就發現孩子仿佛變成另外一個人。

情緒上大起大落,什麼事情都不會跟自己說,親子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還會爆發戰爭。

其實,在以青春為主題的這種戰爭中,孩子想要獲取的無非是獨立人格的承認,在以青春為主題的這段成長之路上,媽媽之所以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是因為媽媽沒有完全理解孩子。

當媽媽不給予孩子理解, 當媽媽固執地不承認孩子的獨立人格,孩子心門就會關的越來越緊,只有以「平等」和「尊重」為前提的交流,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也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引導孩子。

教育專家盧勤說:「與孩子平視,這是所有從事兒童教育的人都應該遵循的原則。

我們當家長的,要想被孩子所接受,更應該找好自己的位置,蹲下來,聽孩子說,了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是不是不該總是居高臨下地審視孩子,滔滔不絕的訓斥孩子呢?」

「我們真正應該反思自己的做法,不要以我們堅持的就一定對,要彎下腰,蹲下來聽聽孩子聲音。

居高臨下對孩子說話,只會阻擋你跟孩子之間的溝通。

與孩子平視,必要的時候蹲下來與孩子說話,這才是一個英明媽媽的教育方法。

和孩子平等對話,就是讓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滿足,這是一種有效的情感溝通方法。

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給予孩子平等的地位,給他們充分發言的機會,給他們決策和行動的自由,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才會體會到被尊重的滿足,也會讓孩子心中多一份責任感。


​​

有一天,兒子放學回家,一臉的義憤填膺,開始向媽媽滔滔不絕地講起上午發生在學校的事情:

「我們班主任太過分了,還讓我交檢查,根本就不是我的錯,都是王小明的錯。

我根本在認真聽課,他在後面用手捅我,打擾我聽課。

他就是故意的,我把他的書扔地上警告他有錯嗎?王小明竟然動手打了我。

班主任更是過分,連我都批評,明天還讓我交檢查。

是王小明招惹我在先,又動手打了我,我犯什麼錯了!」兒子可能真的是十分生氣,說起話來都有些語無倫次。

兒子繼續他的憤怒,媽媽在一旁聽著。

過了一會兒,兒子終於感覺舒服了一些,說:「謝謝媽媽,難得你今天聽我嘮叨了這麼長時間。

第二天,兒子認認真真地寫了份檢查,說自己不該扔王小明的書,也不該和王小明打架。

其實,媽媽那天早就想打斷兒子的抱怨了,一件小事,而且兒子也有錯,兒子根本不應該抱怨。

可是那天媽媽咽喉痛的厲害,根本不想說話。

只好在一旁聽著兒子的抱怨。

沒想到,兒子竟然感謝自己。

媽媽不禁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兒子其實心裡是想講道理的,他也知道自己的錯誤之處,不過是想發泄一下心中的壞情緒罷了。

自己以前總是在孩子開口之前就批評孩子,是不是太過分了呢?

家庭中最常見的不平等就是,媽媽根本不會聽孩子講話,或總是從中途打斷孩子說話,然後要麼開始長篇大論似的說教,要麼敷衍孩子。

孩子成長到青春期階段,希望家長以及社會對自己獨立人格予以承認,也就是希望能夠有一定的個人空間,而不像小時候那樣,什麼都必須呈現在父母面前。

這種赤裸裸的呈現,會讓孩子羞怯、焦慮甚至失望。

這裡的「個人空間」不僅是指媽媽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也是說媽媽也要給予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利。

因此,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也是媽媽在與孩子進行平等對話前應該拿出的誠意。

世界學前教育組織在《童年憲章》中提出:

所有的兒童都不應該受成年人剝削,他們的心靈、大腦和身體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不能分割。

所有的兒童都有權在安全並有激勵性的環境裡遊玩、成長和學習,不受傷害和煩惱。

所有的兒童都享有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來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從而使他們的頭腦、身體和情感都得到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即使兒童身心還沒有發展得足夠健全,但是他們依然有被尊重的權利。

而在孩子的青春期,這種權力更應該被明確地賦予孩子,可在現實中,大多數媽媽卻並沒做到這點,對孩子的「侵權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例如:

不聽孩子的解釋,對待孩子非打即罵;

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生活和學習;

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的日記,將監視小偷一樣監視孩子;

嚴格限制孩子交朋友;

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一切事情。

這些都是七八年級孩子的媽媽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有的會在父母的壓制和包辦下變得行動力差,還有的孩子會變得叛逆甚至最後走上不歸路。

美國家庭教育類電視劇《成長的煩惱》可以稱之為一本家教聖經,在傑森家中,夫婦二人都將孩子當朋友一樣對待,憑藉平穩和尊重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他們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會聽取孩子的建議,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失誤和錯誤,他們用真誠、寬容、幽默來解決孩子成長中的煩惱。

這不僅讓家庭中充滿了歡樂,也讓孩子們儘快適應社會,成為受人歡迎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只有和孩子更好的溝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走向優秀、走向成功。

而平等、尊重,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當然,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並不是簡單說說而已,作為媽媽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清楚自己頭腦中總認為孩子不懂事,孩子還小的關念,拋棄指揮孩子的一切、支配孩子一切的錯誤的觀念。

其次媽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濫用懲罰以及過分溺愛都是不負責的。

此外,媽媽還要在細節上注意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意願。

有些事情,比如整理孩子房間, 查看孩子信件的事情,媽媽已經做習慣了,孩子小的時候不會在意,但是到了七八年級就會十分在意這些事情,因為這涉及到孩子自己的隱私,一旦媽媽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孩子強烈的牴觸情緒,對此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