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讓我學著愛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讓我學著愛你!
我想全天下的父母都有著同一個夢想,
那就是盡其所能地疼愛自己的孩子;
而我們的種種努力,
哪些是真正的愛,哪些卻帶來更多的傷害?
今天,成長習堂有幸請到中國完形教育的創始人、心理學博士大楊老師,與我們分享關於家庭和親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歡迎大楊老師!
大楊老師:大家好!
成城:我們先看看家長們的困惑。
有位家長說小孩今年四歲,叫他吃飯,他就說不吃,叫他睡覺,他就說我不睡,就特別的喜歡跟大人對著幹?怎麼辦?另一位家長說兒子12歲,以前好像很願意回家跟我說一下他的事情,但這幾個月回來總是悶悶不樂的,說跟我沒有共同語言了,我不懂怎樣走進他心裏面去;還有一位家長說跟老人住一起,兩代人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觀點,怎麼辦;還有更多的家長,是擔心孩子學習的問題,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
就這些問題我們請教一下大楊老師,您覺得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有沒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呢?
大楊老師:其實對於一個小孩兒而言,他的第一個逆反期是五到七歲,由於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比較豐富,四歲多到五歲時就會出現第一逆反期現象,一個小孩子,他在6歲之前或者12歲之前的成長,對於一個孩子的未來二、三十歲以後成人以後的影響非常大,那個影響在那裡呢?就像今天在企業,比如我們去招人,企業在錄取人的時候,一般考慮兩個要素,第一就是這個人工作態度如何,第二個就是這個人的工作技能如何,比如說一個人有態度沒有技能我們要訓練他的技能,然後運用,如果一個人有技能沒有態度,我們要教養他,讓他有態度然後再去運用,可是,如果有人連態度和技能都沒有,這種人就不用,可我提示,即使一個人有態度有技能,如果他缺一個要素,這個人還是不能用。
成城:什麼要素呢?
大楊老師:這個要素就是他的企圖心。
就是他有沒有一個要爭上游,想要成為更好的,想要挑戰一個自己的狀態,那這種狀態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五到七歲。
成城:五到七歲形成的?
大楊老師:五到七歲的一個小孩,他什麼都是要最好的,而且他最不願接受父母的批判,不願意接受父母的安排,不願意接受父母對他的否定,如果在這個時期,父母親沒有覺知,父母親沒有學習,就會出現兩種狀況,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爆發,父母就受不了,滅亡,孩子將來一輩子就沒出息,所以如果父母親帶有覺知去看那個孩子對抗他,他背後要什麼,他要的,在對抗的背後都有一個強烈的渴望和期待。
成城:會是什麼呢,比如那個孩子,寶貝吃飯了,不吃,寶貝睡覺了,不睡,他要什麼呢?
大楊老師:他要被認同。
成城:被認同,那麼作為家長怎麼樣來面對這種情況?
大楊老師: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也就可以了。
說孩子「你可以吃飯」,而不是「你必須吃飯,你一定要吃飯,你應該吃飯」,這是非常不同的,當你用可以,那個孩子就覺得你給了他選擇的空間,當一個人來尊重,而你跟他說必須、應該、一定要,這樣會命令,然後他抗拒,抗拒你的命令,所以用「可以」、用「能」,這樣的詞,孩子就很容易和父母親溝通起來。
成城:那這就是一個跟孩子的互動,那麼面對像剛才我們施小姐困惑的這樣,我們這輩和上一輩對孩子的管教,態度會不一樣,怎麼辦呢?
大楊老師:其實在一個家裡面,不光是爺爺奶奶教育觀念跟我們不同,連父母之間教育觀念都不同,這很正常,但中國的很多的家庭一直想要達到爸爸媽媽的教育達到一致,這是不現實的。
六十多歲的老人他們已經完全經歷了人生的坎坎坷坷、風風雨雨,他們已經完全放開了,他們知道,不再苛求孩子這樣那樣了,而我們三十多歲呢,對孩子有很多的苛求,有很多的期盼,希望孩子要這樣要那樣,所以這很正常。
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讓這個孩子在家裡面,能夠充分地看到,原來人類有這樣的人、有那樣的人,他就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對這樣的人,用什麼方法對那樣的人,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和體驗。
家長:如果這樣子,是不是家庭裡面衝突越多越好,他學習得更多?
大楊老師:是啊,其實一個人學習一定是在衝突和過錯中學習的,這是肯定的,但是呢,是我們不接受衝突,才會出問題,衝突本身沒有問題,當我們不接受衝突的時候才出問題。
家長:但是衝突孩子能接受嗎?
大楊老師:所以,當我們帶著常人的邏輯和思維去看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們往往很混亂,因為小孩子是沒有邏輯的,小孩子很多時候是不合邏輯的,他只用他的生命去體驗去感悟,調查研究發現,一個小孩在家裡面,如果兄弟姐妹之間是非常和睦的,這個人到社會上的適應能力就很差,為什麼呢,因為他一到社會上遇到衝突,會弄不明白:怎麼會這樣呢,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呢,他就會很苦惱,那他在家裡面學會了鬥爭的手段,有了鬥爭的技能,到社會上鬥爭就遊刃有餘,研究發現,在這個社會上只要有兩個中國人,就會有鬥爭!
成城:難怪我的生存能力這麼強!原來從小在不和睦的家庭裡面有這麼大的好處!那麼我之前有參加大楊老師的一些課,有一些理念我覺得特別的印象深刻,有句話叫做「尊重而不放縱」,那麼這樣一個尺度到底該把握在什麼地方?
大楊老師:當我們問一個尺度的時候,就是我們在用常人的邏輯來思考。
沒有尺度,那裡有什麼尺度呢,我們總是想要把握一個確定性,但生命就是無常的,也是確定不了的。
但是我們為什麼一直想要確定呢,因為我們有擔心,我們有焦慮,我們認為只有把一切事情都確定了,我們就開始就不用擔心了,可見這就是人類最基本的矛盾,尤其是這個問題反映到孩子的教育上,構成了教育最基本的一個困惑和矛盾。
就是我們父母總想,用一個確定性的方式,讓孩子的未來確定著,可是生命是不合邏輯的,生命每一個片刻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尊重而不放縱」它沒有度,為什麼沒有度呢,因為在你們家的度,到他們家就不適應,有一個爸爸,就有一個度,有一個媽媽就有一個度。
這就是我們對教育的理解,關於教育就是認為,教育它不是知識,教育也不是一個技能,教育是一個體驗。
成城:教育是一個體驗?
大楊老師:對,教育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去體驗,體驗到這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方式,帶著這個去洞察教育。
成城:洞察,怎麼樣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洞察力?
大楊老師:如果我們用哪套理念去對待孩子,孩子開始痛苦,孩子開始一塌糊塗,我們就要去改變。
前段在網際網路上評,二十世紀最可恨的一個人,希特勒排在第二名,排在第一名的是日本的一個醫學博士,他為什麼排在第一名呢,他寫了一本書,就是如何給嬰兒餵奶,他經過醫學的研究說,嬰兒吃奶,4個小時吃一次是最好的,是最高明的,是最營養,你說那個度是什麼呢,唯一一個標準就是孩子餓了,就讓他吃,不餓就不讓他吃,這是以孩子的感覺為標準,而不是按醫學博士的四小時為標準!所以老子五千年前提出的「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不言之教,真正的教育不是用任何語言,你不需要說什麼話,只要你是一個快樂的媽媽,你不需要說任何話,你的孩子就會快樂,只要你是一個成功的媽媽,你不需要說任何話,那個孩子看到的是成功的品質,他就會吸收到成功的品質,如果說你是一個悲傷的媽媽,你就會培養一個不快樂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和成人的學習方式是不一樣的,一個小孩子他不是用語言,他不是用邏輯,他不是用頭腦去學習的,他是用身體的感覺去吸收,所以他收到的爸爸媽媽是一個悲傷的或怎麼樣的人,他吸收到了,他根本不會聽爸爸媽媽跟他說了什麼,所以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給他一個好爸爸、好媽媽,這是最重要的。
孩子其實是我們父母的一面鏡子。
成城: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怎麼理解?
大楊老師:基本上來說是的,在一個嬰兒十五個月之前,從出生到十五個月,孩子和媽媽是共同感覺的,當媽媽痛的時候孩子也是一樣,或者說孩子痛的時候媽媽也一樣,孩子覺得她和媽媽是一體的,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小孩在一歲之前,當夜裡醒來,她第一個就找媽媽,所以,我們很多東西融合到孩子身上,我們是不知道的。
我們最重要的是不接受孩子的原因,是不接受自己,因為孩子身上和我們的品質太相象了,所以我們不接受他,那他照出來的就是我們不接受自己,除非你有一天,為什麼說孩子來成就你呢,除非有一天你真正接納了你的孩子,不管他好的壞的,你認為是怎麼樣的,你都接納了之後,你就徹底的接納了你自己,你就真正的愛他們自己,所以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個目的,就是讓他的爸爸媽媽愛自己,而且還要他們相愛。
成城:這聽起來很神奇!
大楊老師:就是這樣,當一對夫婦他們的婚姻出問題的時候,孩子教育就會出很大的問題,那個小孩子會突然有一天不上學了,不知道為什麼,不管他們做更多的努力,他就是不上,除非有一天當他們父母和好了,不再吵了,不再鬧了,這個孩子就好了,因為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有爸爸,第二個要求是有媽媽,第三個要求是爸爸媽媽相愛,沒有這三個要求就沒有這個孩子存在,所以孩子不斷的維護這三個要求。
爸媽可知:10句「最摧毀」孩子的話!偏每句都天天說!
有時候,成長之中的痛苦,往往都是來自於身邊最親近的人。小凡小學的時候性格非常好,雖然成績一般,但是懂事有禮貌哦,幾乎每個老師都很喜歡他。之後又在本校升的初中,來到了我的班級。因為性格好,各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