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得住的孩子有更多糖吃?你可能誤解了「延遲滿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學霸媽媽告訴我:「寶寶是母乳餵養,一般都是隔三個半小時左右才餵奶。
可是前兩天竟然不到三個小時就開始哼唧,我覺得自己剛歇上就又開始要開始工作,太累了 。
我看書上的一篇,「忍得住的孩子有更多糖吃」試驗的文章,得出的結論: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也不想讓這個小人來擺布我,沒有理他,誰知寶寶越哭越厲害,竟然嗓子都啞了。
我是在訓練寶寶自控的能力!這不對嗎?」
對媽媽愛學習的精神我很肯定,可孩子正常飢餓的需求信號,得到這樣無情的拒絕。
「延遲滿足」被媽媽誤解,並拿來當作育兒理念。
所謂的「延遲滿足能力」,就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緩眼前的利益滿足。
簡單地說,如果規則是不吃掉眼前的一顆糖,兩小時後就可以得到兩顆糖,那麼能等待兩小時的孩子,長大後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說,哪個利益更大,孩子會自己做出判斷。
是否應該延遲,也是該孩子自己做出決定。
而我們看到很多的延遲滿足,都是家長在做判斷和決定。
孩子餓了,就會有尋乳反射,就會向照顧者傳遞信息。
可媽媽還要考慮時間不到,而定時餵奶,確實有點荒唐。
孩子得不到食物,就會感到不安恐懼,久而久之,孩子就沒有安全感。
在國內很多育兒觀念 中,嬰兒從小就被很多家長故意挑戰延遲滿足。
故意延遲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須等待的,訓練孩子延遲滿的足能力。
而延遲滿足能力真正的能夠達到,是家長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使孩子覺得自己的需要會被滿足。
從嬰兒很小需要吃奶,家長覺得不夠三個小時,讓孩子的身體暫停,對事物的需求不被滿足。
孩子學會用眼神交流後,需要家長的互動回應。
家長因為太累而面無表情或延遲回應。
孩子學會爬,學會走之後,孩子需要鼓勵和擁抱。
家長覺得都是正常的成長,藉以不會逗孩子,不知道說什麼,摔了就摔了唄等,刻意延遲滿足。
最典型的就是孩子哭了,需要媽媽溫暖的懷抱,卻被冠以,經常這樣抱孩子就放不下,以後很難帶的理論。
他可能餓了,可是還沒有到三個小時呢。
到時間了在為孩子吧。
最可笑的是,孩子乳頭混淆,只吃奶瓶不含媽媽乳頭,家長竟然說,「哭吧,哭餓了他就吃了!」孩子帶著完全的信任來到世界,他相信所有照顧他的人。
但是,如果在孩子飢餓,哭鬧,高興的情緒時,得到的竟然是「得不到」,故意延遲的回應,就會破壞孩子對世界的信任
。
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無助,想吃的時候,吃不上。
一旦含上乳頭,就會使勁撕扯,咬傷乳頭,來表達憤怒。
高興叫喊時,得不到表情的呼應。
而當家長心情好去逗孩子,他也目無表情,回絕家長。
需要幫助的時候,竟然沒有人拉他一把,故意躺倒地上不起來,拿哭聲來贏了家長。
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是充滿了冷漠。
無數次的延遲滿足,令孩子沒有安全感。
當孩子求助的過程也是一種和家長的交流,向世界學習。
如果我們母乳按需餵養,引逗孩子坐各種表情,牽著小手和他一起走,孩子摔倒伸出手鼓勵他爬起來繼續等等的及時回應,他很高興,就會獲得心理滿足,和家長建立最親密的信任。
孩子得到回應越及時,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因為信任,所以孩子才能安心等待。
有些時候,事情必然會有等待,比如孩子需要媽媽講故事,而媽媽在廁所。
媽媽只需要及時回應孩子,等上完廁所,在過來講故事。
肯定孩子的需求,不刻意拖延。
自然而然,孩子也會安心等待過程,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也很好商量。
還有家長也說,孩子的需求如果太容易滿足的話,他會不懂得珍惜,得到後也不會繼續努力。
比如孩子很喜歡一個玩具,父母為了讓他知道需要表現好才能得到。
就會要求孩子在家庭里怎樣怎樣達到認可後才可以購買。
可家長會發現,孩子真正喜歡的玩具很可能當時玩得很投入,玩夠了也就和其他玩具喜愛程度是一樣的。
如果孩子在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家長沒有辦法滿足,不必勉強。
直接告訴她因為什麼原因很難做到,看以後有機會滿足不。
孩子和家長的情感基石很深,想法得到了家長的回應,偶爾不能滿足他肯定也會體諒的。
從小對孩子刻意進行延遲訓練的家長,住手吧,您可能真誤解「延遲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