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孩子最有發展 家長請放下你的「好為人師」身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家長「好為人師」,熱衷於「教」孩子,她們認為,孩子不教就不會說話,必須得教。
於是,她們教孩子說話,教孩子走路,教孩子唱歌,教孩子玩兒。
她們喜歡跟在孩子身邊,喋喋不休地說:寶寶,告訴你,要這樣,不要那樣;來,跟媽媽(爸爸)學。
。
。
她們甚至教孩子玩兒,譬如玩玩具或沙子,她們會先示範:看到沒,要這樣玩兒,懂了沒?
我還聽一位媽媽說,她們那邊,孩子到了4
5歲,家家戶戶都會在晚上教孩子寫字、畫畫、玩耍、做算數。
我說:「你沒教過吧?」她說,大家都教,我怎麼能不教呢?不教孩子會落後的,我又問:那你們教了,孩子又有什麼反應呢?她說:「我正頭痛呢,孩子一點兒都不愛幹這些,每天晚上,我必須在身邊,才會做」其實,像這種情況,就是家長們的「教」把孩子的學習興趣教沒了。
其實,孩子天生是有自己的愛好的,我們沒有資格去教她們。
這位媽媽的眼睛瞪得銅鈴大說:「這怎麼可能呢,不教的話,孩子怎麼會呀」,其實,像這位媽媽的反應是在意料之中,因為曾經很多人看到周圍的孩子這也會,那也會,都驚訝與羨慕。
她們轉身就會問這是怎麼教出來的呢,其實,我做過了解,這些孩子都沒有被教過,都是媽媽或者爸爸在不經意之間發現孩子對一些事物感興趣,或者對某一項特長感興趣,媽媽或者爸爸只是順勢而為,比如孩子愛畫畫,哪怕她是胡亂畫,那媽媽就會買回畫畫的紙和油畫棒,清理了小茶几當畫畫的桌子。
就這樣,孩子開始了她的塗鴉之旅,開始畫一些線團,曲線及亂七八糟的東西,後來漸漸地,她有了進一步的想法,開始要求畫被子,她是主動要求媽媽先畫,給她做個示範。
媽媽怕自己的畫把孩子的思維局限了,但是又不能打擊她的興趣,於是媽媽買回來一本專門教畫畫的書,上面有很多很多的畫,於是媽媽自己先學著畫不同的樣式。
這個過程中,都是孩子要求畫,媽媽才會去畫,畫的時候不會多說話,像「杯子應該這樣畫」之類的。
媽媽只是應孩子的要求給孩子畫,其他時候都是鼓勵孩子自己畫。
孩子在將近兩歲的時候,她塗鴉完就大叫起來「球球、球球」,那是,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到還局限在三到4個字,重疊詞比較多,媽媽跑過去一看,果然是一個氣球,笨拙的、稚氣的筆跡,歪歪扭扭的線條,媽媽開心的不得了,一下抱起來孩子說:「寶寶會畫氣球咯,會畫氣球咯」,孩子的臉上洋溢著一種成就感與滿足感。
從那以後,孩子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畫杯子、畫帽子等等等等,媽媽後來又給買繪本、圖畫、色彩都非常美。
不少成人容易犯「好為人師」的毛病,不懂美術敢輕易教孩子畫畫,不懂其他也都敢指指點點,不管幹什麼,成人總覺得自己比孩子高明。
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家長指點過度,就會讓孩子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依賴於大人的指導。
一位身在海外的媽媽說,她發現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在戶外玩沙子,她發現如果她不指導,孩子都不會玩兒。
她就反思到,可能是自己指導孩子的多了,才導致孩子一直依賴她。
這樣,就發現,其實,我們只要在關鍵的時候指點一下,孩子自然會感謝你,而且都能記得牢。
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讓成人去書寫,還有人把孩子當成一個容器,試圖去把孩子灌滿。
持這種觀點的人都走進一個誤區,即成人指導,孩子是成人教出來的。
其實,孩子有她自己的主導,每個孩子天生是大師,成人要對她們懷著敬畏之心,不要隨意去教她們。
因為我們沒有資格去「教「她們,我們能做的是適時而適度地引導。
溫馨提示:
不少成人容易犯「好為人師」的毛病,特別是對小孩,不管做什麼,成人總覺得比孩子聰明!成人的「教」只會給孩子鎖上一個框,牢牢地束縛孩子的思維,鎖住孩子想像的翅膀。
殊不知,孩子並不需要我們教,但並不是我們說的不「管」,成人要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的過程和「學」的過程。
成人要為孩子準備一個自由、寬鬆的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環境,給孩子的東西一定要準確,不能給錯誤的東西。
孩子對某一項事物發生興趣時,成人要準確把這個事物所對應的概念告訴孩子,讓「概念」和「事物」配對。
在6歲以前,孩子對藝術的感受力、創造力、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發問的時候,就表示孩子在思考,這正是媽媽與爸爸們好好引導她們的最佳時機。
兒童學畫畫先學什麼 從簡單形狀學起
兒童學畫畫應該學畫自己感興趣的,有創作性去繪畫,讓他們體驗畫畫的樂趣,家長要多鼓勵讚揚孩子,給予孩子對繪畫的信心。兒童學畫畫先學什麼1、兒童學畫畫從簡單形開始剛開始讓孩子畫有規則的形狀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