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看過心理學家的研究,你還敢不努力賺錢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有些家長經常在班級微信群里炫富,去哪裡度假了,吃什麼大餐了,買什麼品牌了,美其名曰:「孩子一定要富養,才能開闊眼界」。
對此,也有人說,這是膏粱子弟的做派,不應當提倡。
孩子應該窮養,從小讓他們知道錢是不好賺的,不能隨意滿足孩子的要求。
我認為不管是富養還是窮養都不能走極端,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滿足,也不能統統拒絕,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哭窮,不管日子過得多難,因為父母哭窮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理財觀念,對此我深有體會。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還要供我們姐弟三人讀書,媽媽非常勤勞也非常節儉,說把「一分錢摔成八瓣花」一點都不過分。
每次學校需要交什麼費用,我都很難開口,因為一開口,媽媽就要嘮叨一番,說家裡怎麼怎麼窮,我們讀書需要花多少錢之類的話,搞得我心裡很難過,又無可奈何。
清楚地記得上學前班時,班上好多同學都買了自動鉛筆,就是那種一塊錢一支,然後往筆筒里裝一根很細很細的鉛芯,用的時候輕輕一按,鉛芯就會出來一些,寫出來的字很細很好看。
那時候年齡小,削木頭鉛筆常常削得很粗,寫出來的字很難看,有時還會跑到格子外面,所以,我很羨慕那些有自動鉛筆的同學。
一天放學回家,我跟媽媽說了自己的想法,媽媽覺得太貴了,不答應給我買。
當時我的幾個同學也在場,還幫我求情,但媽媽依然沒有同意,說我不懂得賺錢的辛苦,我很委屈,眼淚在眼圈裡打轉。
從那以後,我不敢輕易再跟媽媽要錢買東西,只要能不買的絕不張口,總覺得要錢是一種罪過。
平時媽媽也經常教育我不能亂花錢,但我始終不知道怎樣才是不亂花錢,只能理解為不花錢,有錢要把它存起來。
大學畢業後,我與男友在北京工作了五六年,依靠我們的能力回到家鄉付了首付買了房子,買房後,爸爸媽媽就一直嘮叨,「別給我們買東西,省著點花,趕緊把銀行的貸款還了。
」
如父母所願,購房三年後,我們付清了所有的貸款,日子越過越好,手裡也有了些余錢,看到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買房投資,賺得盆滿缽滿,很是羨慕。
但我們卻不敢輕易投資,總是一等再等,等到下定決心購買時,卻發現有一筆錢在銀行做了定期理財,需要3年後才能取出,最終買房的計劃被擱置了下來。
有時我在想如果時間能夠倒流,當初還會把錢存在銀行3年嗎?估計百分之八十的機率還會這麼做,因為我的思維模式已經形成了,即一定要存錢,一定要手頭上有錢才安全,不會去拿錢做一點冒險的投資。
大學畢業後,我努力工作,努力賺錢,但始終覺得沒有安全感,因為總覺得我賺得錢還不夠多。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從小窮怕了,媽媽從小給我灌輸了一種「沒有錢寸步難行」「有錢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的觀念。
當然,我不是說這種觀念不正確,而是有些矯枉過正,所以,讓我對金錢有著很強的貪慾,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讓我不敢輕易冒風險投資,因為害怕過沒錢的日子。
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家長哭窮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以及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家長哭窮帶給孩子怎樣的影響
-
首先,哭窮會讓孩子患上「不治之症」
有些孩子在向家長要錢購買東西時,家長就會說:「這東西太貴,咱家買不起。
」孩子就嘟著嘴巴小聲嘀咕:「為啥其他同學都買得起呢?」
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就像當年我很想要那支自動鉛筆一樣,不僅是因為媽媽沒有給我買讓我傷心,還是因為媽媽在我同學面前說自家條件不好,買不起,讓我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有時候我覺得貧窮會讓人患上「不治之症」,表現為貪小便宜,買件東西花費大量時間比較,結果卻吃了大虧;
摳門吝嗇,害怕朋友來家裡做客,不願意參加聚會,從而失去了很多社交機會;
斤斤計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也盤算很久,像葛朗台一般,讓人活得不快樂……
-
其次,哭窮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會讓孩子越發的看重金錢,不利於形成健康的金錢觀,影響孩子將來的投資理財能力。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年齡比我們大好幾歲,因為她上高中時,由於父母經常在她面前講家裡多麼的困難,她很懂事,就悄悄地把父母給她上高中的錢拿去買了去廣州的火車票,出去打工了。
打工兩三年之後,又回來繼續讀書,她說自己很後悔當初的決定,打兩三年工賺得錢比起失去的兩三年學業太不值了。
更為重要的是,父母從小給孩子灌輸的金錢觀,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投資理財能力,以我自己為例,我深知骨子裡的理財觀念是絕對保守型的,有一點風險的投資都不願意嘗試,自己也曾想著去改變,但真的好難。
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
首先,富養與窮養應平衡,不能走極端
富養出來的孩子容易花錢如流水,窮養出來的孩子容易過度看重金錢,所以,不管選擇哪種方式,我認為都有些極端,應該將兩者平衡一些,讓孩子有意義的花錢。
比如,孩子看中了某款學習機,價格不菲,但對孩子智力開發確實有好處,該不該買呢?
當然要買,但你可以對孩子說:「這款學習機不錯,但現在沒有搞活動,我們等等再買,價格就可以便宜一些。
」
讓孩子知道購買性價比高的產品才是明智選擇,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孩子去超市。
看看哪些商品是家裡必須馬上要買的,哪些是可買可不買的,必須要買的就無需等到打折了,可買可不賣的,可選擇在打折期購買。
總之,我認為教孩子合理花錢不是壞事。
-
其次,儘量不要把家庭困難講給孩子聽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曾刊登過一篇心理學家對貧窮環境與兒童學業關係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
寬裕家庭孩子的大腦神經元有更多的分支,這些分支會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與靈敏度,而貧窮環境下的孩子則常感知到貧窮帶來的壓力,很可能影響大腦神經元分支的產生。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單位和機能單位,一個人智力的高低與腦神經元的發育密切相關。
由此可見,貧窮的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誠然,在我們的一生中,都很有可能會遇到經濟困難的時候,但是對於這些事情儘量不要對孩子講,因為孩子幫不上忙,只會讓他焦慮。
如果在此時孩子非要購買昂貴的東西,你可以告訴他,現在還不能買,需要等上一段時間,因為爸爸媽媽還沒有發工資。
總之,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要讓孩子明白貧窮不是羞愧的理由,富裕不是驕傲的資本,從小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關乎他一生的成長。
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不是金山銀山 而是這個技能!
在商場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孩子見啥要啥,不給買就大聲哭鬧,甚至撒潑打滾,大庭廣眾之下,父母罵也不是,哄也沒用,頗為頭疼。前天在商場裡一個小女孩坐在地上大哭,吵著要買旁邊店裡的一個洋娃娃。媽媽耐著...